|
脱贫攻坚 |
16 |
4/16 |
3
|
4
|
5
|
>
|
>| |
|
|
PDF版 |
 |
|
|
|
|
新疆小馕的大产业 |
|
|
( 2019-01-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脱贫攻坚 |
|
据新华社乌鲁木齐电(记者白佳丽、王菲)今年22岁的阿卜都·萨拉木以前在新疆西陲的一个小村子中学习打馕,几年时间下来,他习得一手熟练的手艺。从2018年开始,他依旧每天站在馕坑前,完成熟悉的工作,但他的生活发生了大变化。 阿卜都告别了小乡村的打馕小店,来到了新疆首府乌鲁木齐,成了一家食品公司的打馕工人。他面对的馕坑,也从烟火缭绕的传统木炭坑,变成了新型的电馕坑。“以前围着馕坑打转,一天下来脸和衣服是黑的,时间长了屋子也是黑的。”阿卜都说,如今,他穿着白色的工装、戴着白色的帽子和蓝色的口罩,眼睛也不再因为烟气熏得生疼。
发生在阿卜都身上的改变,是新疆传统馕产业正在萌发的一场革新。2011年开始,乌鲁木齐政府开始推广环保馕坑,提供专项补助资金,鼓励使用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在此基础上,2018年,乌鲁木齐建成并投产馕文化产业园,集生产、文化展示、体验参观为一体,引进19家知名食品加工企业,运用环保馕坑,生产馕、手工水饺、糕点、烤全羊等特色食品。
同时,从新疆南疆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转移的400余名富余劳动力在此就业,通过工作摆脱贫困,阿卜都便是其中一员。在这里,他不仅能获得每月3000元的报酬,还可以免费学习汉语。
如今,馕坑变了,馕味没变,新疆小馕变成了大产业。

|
|
新疆小馕的大产业
|
|
|
|
( 2019-01-18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脱贫攻坚 |
|
|
|
新疆小馕的大产业 |
|
|
( 2019-01-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脱贫攻坚 |
|
据新华社乌鲁木齐电(记者白佳丽、王菲)今年22岁的阿卜都·萨拉木以前在新疆西陲的一个小村子中学习打馕,几年时间下来,他习得一手熟练的手艺。从2018年开始,他依旧每天站在馕坑前,完成熟悉的工作,但他的生活发生了大变化。 阿卜都告别了小乡村的打馕小店,来到了新疆首府乌鲁木齐,成了一家食品公司的打馕工人。他面对的馕坑,也从烟火缭绕的传统木炭坑,变成了新型的电馕坑。“以前围着馕坑打转,一天下来脸和衣服是黑的,时间长了屋子也是黑的。”阿卜都说,如今,他穿着白色的工装、戴着白色的帽子和蓝色的口罩,眼睛也不再因为烟气熏得生疼。
发生在阿卜都身上的改变,是新疆传统馕产业正在萌发的一场革新。2011年开始,乌鲁木齐政府开始推广环保馕坑,提供专项补助资金,鼓励使用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在此基础上,2018年,乌鲁木齐建成并投产馕文化产业园,集生产、文化展示、体验参观为一体,引进19家知名食品加工企业,运用环保馕坑,生产馕、手工水饺、糕点、烤全羊等特色食品。
同时,从新疆南疆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转移的400余名富余劳动力在此就业,通过工作摆脱贫困,阿卜都便是其中一员。在这里,他不仅能获得每月3000元的报酬,还可以免费学习汉语。
如今,馕坑变了,馕味没变,新疆小馕变成了大产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