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准脱贫攻坚进行时 |
8 |
5/8 |
4
|
5
|
6
|
>
|
>| |
|
|
PDF版 |
 |
|
|
|
|
一根绣花针串起三千脱贫娘子军 |
|
|
( 2019-01-0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精准脱贫攻坚进行时 |
|
冬日的雁门关寒冷异常,但这阻挡不了张淑萍按时到附近的绣坊刺绣。十年来,每天忙完家务就出来刺绣成了张淑萍雷打不动的习惯。“这些年两个娃娃上学、家里的老人看病,用的都是刺绣赚来的钱。”张淑萍说。
张淑萍是山西省代县正下社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代县自古以来便承担着镇守雁门关的重任,历史上著名的杨家将就曾在这里戍边守城。因这里常年战乱不断,人口流动大,历史上女性很少承担具体的工作,因此“男人守边关、女人做绣工”的传统一直传承下来。
雁门关的刺绣在上千年的历史中不断演变,吸收了苏绣、杭绣、晋绣等元素,最终自成一派,并成功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更好传承、发展。
今年40岁的张淑萍对刺绣并不陌生,“十几岁时就跟着姑姑婶婶们一起绣东西,孩子的衣服、鞋都是自己绣,也没想过这东西会成为赚钱的门道。”在国家大力推动非遗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张淑萍的“手艺”有了用武之地,在经过正规的培训后,张淑萍的作品很快达到了“非遗”的水准,并广受喜爱。
“最大的绣品卖了2000元,花了一个半月绣出来的,也不耽误给孩子做饭,干起来也顺手,干活顾家两不误。”现在刺绣带给张淑萍的是满满的收获。
出生在民间手工传统刺绣家庭的高凤兰曾被授予山西省刺绣大师的称号。身为非遗传承人的她创办了雁绣坊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致力于在农村推广、教授刺绣技术。“许多农村妇女打工没时间、务农没条件,而刺绣本来就是赋闲在家的家庭妇女闲暇时间的工作,刺绣不仅提高了她们的收入,也有利于非遗的传承。”高凤兰说。
(记者王劲玉)新华社太原电

|
|
一根绣花针串起三千脱贫娘子军
|
|
|
|
( 2019-01-02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精准脱贫攻坚进行时 |
|
|
|
一根绣花针串起三千脱贫娘子军 |
|
|
( 2019-01-0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精准脱贫攻坚进行时 |
|
冬日的雁门关寒冷异常,但这阻挡不了张淑萍按时到附近的绣坊刺绣。十年来,每天忙完家务就出来刺绣成了张淑萍雷打不动的习惯。“这些年两个娃娃上学、家里的老人看病,用的都是刺绣赚来的钱。”张淑萍说。
张淑萍是山西省代县正下社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代县自古以来便承担着镇守雁门关的重任,历史上著名的杨家将就曾在这里戍边守城。因这里常年战乱不断,人口流动大,历史上女性很少承担具体的工作,因此“男人守边关、女人做绣工”的传统一直传承下来。
雁门关的刺绣在上千年的历史中不断演变,吸收了苏绣、杭绣、晋绣等元素,最终自成一派,并成功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更好传承、发展。
今年40岁的张淑萍对刺绣并不陌生,“十几岁时就跟着姑姑婶婶们一起绣东西,孩子的衣服、鞋都是自己绣,也没想过这东西会成为赚钱的门道。”在国家大力推动非遗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张淑萍的“手艺”有了用武之地,在经过正规的培训后,张淑萍的作品很快达到了“非遗”的水准,并广受喜爱。
“最大的绣品卖了2000元,花了一个半月绣出来的,也不耽误给孩子做饭,干起来也顺手,干活顾家两不误。”现在刺绣带给张淑萍的是满满的收获。
出生在民间手工传统刺绣家庭的高凤兰曾被授予山西省刺绣大师的称号。身为非遗传承人的她创办了雁绣坊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致力于在农村推广、教授刺绣技术。“许多农村妇女打工没时间、务农没条件,而刺绣本来就是赋闲在家的家庭妇女闲暇时间的工作,刺绣不仅提高了她们的收入,也有利于非遗的传承。”高凤兰说。
(记者王劲玉)新华社太原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