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旧版 2018年12月2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要 闻
8 2/8 1 2 3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依法履职尽责不辜负党和人民重托
· 中组部划拨党费用于两节期间走访慰问活动
· 北京网信办依法关闭11万个违法违规账号
· 以园艺为媒,共赴长城脚下那场国际盛会
· 热度依旧
· “个人所得税”App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填报功能12月31日投入使用
· 中央环保督察今年对20省份“回头看”
· 农民受益是农村土地改革的初心
· 保护土壤,就是保护中国人的粮食

  相关文章: 
“土地医生”党永富:
保护土壤,就是保护中国人的粮食

( 2018-12-2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郑州12月26日电(记者刘高阳)2019年1月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将正式施行。治土数十载,全国人大代表、土壤治理专家党永富为土地立法的愿望实现了。

  “土地健康,才能打出真正的好粮食。”在自己的老家、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西华营镇的试验田边上,52岁的党永富说。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不断创造奇迹的中国粮食产量,中国人对粮食的要求,从“吃饱”,走向了“吃好”,同时,对土壤的生态平衡也愈加重视。

  党永富生在河南周口农村,改革开放前,每亩地只打60多斤粮。“没有化肥,中国人现在还解决不了吃饭问题。”他说,正是靠着合理施用农药、化肥和种植技术的提升,亿万中国人才填饱了肚子。

  1988年,党永富第一次接触到除草剂。他发现这种新鲜事物虽然能高效除杂草,但也会抑制农作物7-15天不长,导致产量明显下降。从此,他萌生了解决除草剂副作用的想法,也开始了他的土壤污染治理之路。

  “刚用化肥的时候每亩地撒20多斤,后来撒200多斤还觉得地‘没劲儿’哩!”西华营镇种粮大户曹自堂回忆起从前的种粮经历时说,“农民唯恐产量下降,便会用更多农药和化肥,造成恶性循环。”

  上世纪90年代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黄金期,与此同时,化肥和农药施用量也节节攀升。曹自堂说的恶性循环,就是指过度依赖化肥和农药造成的农田酸化板结,有机质减少,作物品质下降、减产等问题。化肥农药无上限加量,还导致化肥和农药吸收不尽,进入大气、流入水源,造成更大的污染。

  2005年,因为长期大面积使用除草剂,部分农区爆发了除草剂药害,大豆、玉米苗干枯、萎缩,甚至有的地块长不出苗,产量一减再减,农民称之为“癌症田”。

  此时,党永富研发多年的除草剂副作用抑制技术已取得成果,他决定用自己的技术无偿帮助农民解决问题。在他的帮助下,“癌症田”重新长出了玉米、大豆。到今天,他已经累计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等地治理“癌症田”2150多万亩,挽回经济损失约300亿元。

  随着对土壤污染关注的深入,党永富开始研究化肥过量使用问题。2008年,他成功研制了“炭吸附聚谷氨酸化肥减量技术”。2012年起,党永富开始在全国公益推广他的新技术。在河南援疆指挥部的支持下,党永富在巴里坤县连续两年实现了整县推进的成功,为农民增收达2500万元。

  “今年我们这里的数万亩小麦,在化肥减量20%的情况下,平均亩产增加了8.2%。”在连续两年采用党永富的技术后,新疆喀什疏附县乌帕尔镇乌普拉特村驻村书记、土壤肥料站副站长任力民说,“小麦品质提升了,千粒重提高了,销路更好了!”

  “吃饱饭是最重要的事情,改革开放40年,我们从‘吃饱’走向了‘吃好’。”党永富说,“我是个农民,要‘吃好’,就要先把土地保护好。”

  党永富是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他多次提出关于化肥减量和防治土壤污染的建议。

  “我国每年有不低于4000万吨化肥在上天入地、污染水质。”党永富说,今年5月,他建议农业农村部尽快出台化肥减量标准,加快对化肥进行量化考核。该建议被农业农村部采纳。

  “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党永富说,“希望土壤污染防治法能让我国土壤污染治理少走弯路,让农民对土地更有自信,让更多的人投入到土壤污染防治的事业中来!”

 

“土地医生”党永富:
保护土壤,就是保护中国人的粮食

( 2018-12-27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要 闻
  相关文章: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每日电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每日电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每日电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