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旧版 2018年12月1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经济·民生
4 3/4 2 3 4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信用村”里讲信用 为保牌匾更守信
· 一线城市二手房上月售价持续下降
· 舟山交付波音737
· 长沙“微创新”:服务民企“从小处着手”
· 项城:“百城提质”引来高端“金凤凰”
· 三代民航人眼中的40年飞天巨变

  相关文章: 
三代民航人眼中的40年飞天巨变

( 2018-12-1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民生
 
  新华社长春电(记者刘硕)从运-5、运-7,到麦道82,再到如今空客系列飞机,在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吉林分公司的机库里,曾经和正在服役的三代飞机仿佛在向人们讲述着40年间民航的发展巨变。在这些飞机上工作的三代民航人,既是这场巨变的见证者,更是参与者。

螺旋桨时代的苦与乐


  从1978年考入航校至今,南航股份吉林分公司副总经理黄永志已经投身民航事业40年。虽然已经拥有先进机型的驾驶执照,但他对第一架“座驾”——运-5的印象最深。当时长春的客运量非常小,20多架运-5飞机主要执行护林、喷洒农药等任务。

  黄永志说,运-5是单发双翼运输机,飞机上只有4块基础仪表。需要机长、副驾驶、领航员、报务员4人同时操作,并且飞机密封、降噪性能都不好。即便如此,黄永志和同事们还是克服了很多困难,经常离家数月,钻山沟、进林区执行任务。

  1987年12月,第一架运-7飞机在长春大房身机场正式投入运行。黄永志记得很清楚,当时不少飞行员都激动得睡不着,飞机进场后赶紧冲进驾驶舱,体验这一新型客机的驾驶感觉。

  已经从业25年的南航股份吉林分公司乘务长戈佳服役的第一个机型就是运-7。她说,当时由于螺旋桨飞机噪音大,在客舱内服务基本只能靠喊。“当时机舱没有空调,冬冷夏热,夏天制服经常湿透,冬天不得不在制服里面穿着微型羽绒服。”戈佳说。

  南航股份吉林分公司飞机维修厂副厂长李志军说,运-7不仅比运-5动力更强、技术更先进,而且维修方式也更规范,为机务队伍后期维修更先进的机型打下了坚实的底子。

机型变革带来的跨越


  “有一天,领导通知我可以去沈阳改装麦道82飞机,我激动得整晚没有睡觉。”南航股份吉林分公司乘务长刘晔回想起改机型的那段时间,依然非常激动。1992年8月,南航股份吉林分公司的前身——北航吉林分公司成立,第一架麦道82也于同月落户长春。

  从运-7到麦道82,改变的不仅仅是机型体积和性能。刘晔介绍说,麦道82的航程长、座位多,乘务人员也由2人增加到5人,“飞机设备条件好了,服务也要更精细化。”

  南航股份吉林分公司C类机长教员韩军说,麦道82改变了运-7五人制驾驶舱的模式,变为三人制驾驶舱布局,飞行理念由原来的“言传身教、口口相传”向“手册飞行员”过渡,同时引入“标准操作程序(SOP)”的理念。在此期间,他们的飞行安全和技术管理开始与国际接轨。

  机务工程师高永德说,面对新机型复杂的控制系统,靠着“一把扳手闯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当时,机务工程师们逐步摸索出了工卡检查标准、维修记录填写等方面的标准和流程。遇到飞机厂商指导不细致等情况,他们就在厂家给出的资料中自己摸索,不断优化维修流程。

先进技术优化飞天体验


  2005年开始,麦道82陆续退出了吉林省的民航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性能更先进的空中客车A320系列客机。“它一改原来飞行员一杆两舵的驾驶习惯,实现了飞行员的全方位管理模式,两名飞行员就能综合管理飞机的所有现代化设备。”提起自己的“座驾”,南航股份吉林分公司机长刘顶赞不绝口。

  乘务长刘洋洋说,A320系列客机上的电子设备、安全设施和服务设备更先进,餐饮品种也更丰富。“现在平飞时旅客可以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办公或娱乐,飞行体验越来越稳、越来越好。”刘洋洋说。

  飞机维修保障也随着新机型进入了全新的阶段。“现在有了远程监控系统,维修人员可以第一时间制定排故方案。”机务工程师林鹏说。

  如今,越来越多新型客机正翱翔在蓝天,民航服务也在不断升级。采访中三代民航人都表达了一个共同的梦想:早日坐上国产大飞机C919。

 

三代民航人眼中的40年飞天巨变

( 2018-12-16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经济·民生
  相关文章: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每日电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每日电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每日电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