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调查观察 |
16 |
15/16 |
14
|
15
|
16
|
>
|
>| |
|
|
PDF版 |
|
|
|
|
|
心中有敬畏,环保整改不必等曝光 |
|
|
( 2018-12-1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调查观察 |
|
本报记者刘宇琪、吉哲鹏
洞庭湖现3万亩“私家湖泊”、海南非法采砂猖獗、丽江高尔夫球场侵占保护区、粤东母亲河污染20年难治理……今年以来,新华社陆续曝光了多起破坏生态环境事件,引起较大社会反响。年底,记者专门回访上述事发地,发现这些问题已基本整改,相关责任人也被处理。
环保问题经媒体曝光后,相关地方大力整改、严肃追责,违法违规行为得到惩治,值得拍手称快。但仔细想想也有缺憾,这些问题中有的早已被中央环保督察组点名批评,有的被群众长期举报反映,为何是媒体报道踢出了“临门一脚”?如果没有媒体监督报道持续跟进,那些对中央环保督察组发现的问题搞虚假整改的地方,是不是就蒙混过关了?
不曝光就不真改,曝光了才亮出“十八般武艺”,是不想改还是不会改、不愿改?地方为何敢对环保督察组指出的问题耍花样?深究背后的原因,一是侥幸心理在作祟,敷衍了事,玩“假动作”;二是整改难度太大,牵涉人员太多,时间跨度大,各责任方互相推诿,把难题又抛给上级部门;三是背后可能存在利益纠葛和腐败嫌疑,不敢“碰硬”,只能表面整改,企图蒙混过关。
媒体监督只是手段,而非目的。从上述环境问题事件的处理中不难看出,媒体监督之所以成为“整改催化剂”,多是由于地方工作懈怠、敷衍应付,整改流于形式,相关单位环境意识淡漠,主体责任不落实,视法律法规如儿戏。媒体一曝光,整改就能出效果,这说明整改的水分不小,侥幸的空间很大。
整改,要当下便改。必须坚持“零容忍”,对涉事主体该停产的停产,该取缔的取缔,该查封的查封,堵住生态环境问题的源头。地方要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正视问题和积极解决问题,因为回避问题只能自食其果。从源头上杜绝虚假整改,考验的是各级政府的执行力,只有真正扮演好“行动者”的角色,才能把整改落到实处。
追责,要不怕“碰硬”。让敷衍塞责的干部和企业“混不下去”,才能产生应有的震慑力。保护区建私家会所、侵占湿地建高尔夫球场、在示范点堆放固废……这些一看便是明令禁止的违规行为,之所以能形成气候,其中不仅有商业逐利惯性的助推,更隐含着公权的徇私和包庇。要破除症结,必须将问题找得清清楚楚,责任担得扎扎实实,对破坏生态环境的领导干部真追责、敢追责、严追责、终身追责,敢于“硬碰硬”。
防范,要心中有“红线”。媒体曝光的环境问题存在不少共性——同样是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危害,同样是多年治理不见成效,同样在环保督察组通报后仍不见成效……这些看似巧合的问题也反映出,屡禁不止的“顶风作案”,五花八门的“表面功夫”,是政治观念不坚定、政绩观跑偏的结果,是纪律法制观念不强的表现。若要严守生态环境的保护线,还必须重塑权力的“生态红线”,彻底打消虚假敷衍、蒙混过关的侥幸心理。
根治生态环境问题,说到底还是各地各部门要心中有敬畏,提高政治站位,提高抓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坚决破除重经济效益、轻环境保护的错误政绩观,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无论督察组来不来,不管媒体报道不报道,都要始终牢固树立对中央负责、对发展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严肃态度。唯有如此,才能让落实生态文明理念成为一种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
|
心中有敬畏,环保整改不必等曝光
|
|
|
|
( 2018-12-14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调查观察 |
|
|
|
心中有敬畏,环保整改不必等曝光 |
|
|
( 2018-12-1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调查观察 |
|
本报记者刘宇琪、吉哲鹏
洞庭湖现3万亩“私家湖泊”、海南非法采砂猖獗、丽江高尔夫球场侵占保护区、粤东母亲河污染20年难治理……今年以来,新华社陆续曝光了多起破坏生态环境事件,引起较大社会反响。年底,记者专门回访上述事发地,发现这些问题已基本整改,相关责任人也被处理。
环保问题经媒体曝光后,相关地方大力整改、严肃追责,违法违规行为得到惩治,值得拍手称快。但仔细想想也有缺憾,这些问题中有的早已被中央环保督察组点名批评,有的被群众长期举报反映,为何是媒体报道踢出了“临门一脚”?如果没有媒体监督报道持续跟进,那些对中央环保督察组发现的问题搞虚假整改的地方,是不是就蒙混过关了?
不曝光就不真改,曝光了才亮出“十八般武艺”,是不想改还是不会改、不愿改?地方为何敢对环保督察组指出的问题耍花样?深究背后的原因,一是侥幸心理在作祟,敷衍了事,玩“假动作”;二是整改难度太大,牵涉人员太多,时间跨度大,各责任方互相推诿,把难题又抛给上级部门;三是背后可能存在利益纠葛和腐败嫌疑,不敢“碰硬”,只能表面整改,企图蒙混过关。
媒体监督只是手段,而非目的。从上述环境问题事件的处理中不难看出,媒体监督之所以成为“整改催化剂”,多是由于地方工作懈怠、敷衍应付,整改流于形式,相关单位环境意识淡漠,主体责任不落实,视法律法规如儿戏。媒体一曝光,整改就能出效果,这说明整改的水分不小,侥幸的空间很大。
整改,要当下便改。必须坚持“零容忍”,对涉事主体该停产的停产,该取缔的取缔,该查封的查封,堵住生态环境问题的源头。地方要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正视问题和积极解决问题,因为回避问题只能自食其果。从源头上杜绝虚假整改,考验的是各级政府的执行力,只有真正扮演好“行动者”的角色,才能把整改落到实处。
追责,要不怕“碰硬”。让敷衍塞责的干部和企业“混不下去”,才能产生应有的震慑力。保护区建私家会所、侵占湿地建高尔夫球场、在示范点堆放固废……这些一看便是明令禁止的违规行为,之所以能形成气候,其中不仅有商业逐利惯性的助推,更隐含着公权的徇私和包庇。要破除症结,必须将问题找得清清楚楚,责任担得扎扎实实,对破坏生态环境的领导干部真追责、敢追责、严追责、终身追责,敢于“硬碰硬”。
防范,要心中有“红线”。媒体曝光的环境问题存在不少共性——同样是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危害,同样是多年治理不见成效,同样在环保督察组通报后仍不见成效……这些看似巧合的问题也反映出,屡禁不止的“顶风作案”,五花八门的“表面功夫”,是政治观念不坚定、政绩观跑偏的结果,是纪律法制观念不强的表现。若要严守生态环境的保护线,还必须重塑权力的“生态红线”,彻底打消虚假敷衍、蒙混过关的侥幸心理。
根治生态环境问题,说到底还是各地各部门要心中有敬畏,提高政治站位,提高抓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坚决破除重经济效益、轻环境保护的错误政绩观,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无论督察组来不来,不管媒体报道不报道,都要始终牢固树立对中央负责、对发展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严肃态度。唯有如此,才能让落实生态文明理念成为一种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