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新闻 |
16 |
3/16 |
2
|
3
|
4
|
>
|
>| |
|
|
PDF版 |
|
|
|
|
|
刘公岛的见证 |
甲午之败,击碎了古老大国的“四千年大梦”
方寸之地,见证百余年“梦碎梦醒”“筑梦圆梦” |
|
( 2018-12-1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中国新闻 |
|
|
|
▲威海刘公岛甲午战争陈列馆前的丁汝昌雕塑(12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郭绪雷摄
|
|
新华社记者余孝忠、潘林青、萧海川、王阳
大雪节气,一场大雪在山东威海如期而至。刘公岛上冰雪皑皑,六门漆黑大炮格外醒目。
甲午之败,国殇之痛,击碎了古老大国的“四千年大梦”。
方寸之地,宇宙乾坤,不足4平方公里的刘公岛,见证了中华民族百余年“梦碎、梦醒”“筑梦、圆梦”的坎坷而壮伟的历程。
主将之死:“决不弃报国大义,今唯一死以尽臣职”
北洋海军成立130周年临近之际,一套名为“中国巡洋舰舵机设计图”的图纸,在英国纽卡斯尔市的“泰恩-威尔档案馆”首次展出。依据这套图纸,英国阿姆斯特朗船厂在1887年为清朝北洋海军建成了致远舰。7年后,致远舰在中日甲午海战中奋勇抗击直至沉没,200余名将士壮烈殉国。
刘公岛管委会副主任张军勇说,甲午战争从1894年7月持续至1895年4月。清军海陆作战一败于朝鲜平壤,二败于黄海大东沟,三败于旅顺,威海卫成了最后的防线。
根据史料,北洋海军严守“避战保船”命令,退守威海湾。日军声东击西,从陆路包抄,最后海陆合围刘公岛。
战局失利、援兵无望、部队失控……面对日军劝降,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大义凛然:决不弃报国大义,今唯一死以尽臣职。1895年2月11日深夜,丁汝昌含悲自尽。
6天后,刘公岛陷落,残存的北洋海军战舰悉数被俘。号称“远东第一、世界第六”的北洋海军,建军仅6年多便全军覆没。
1925年,闻一多写下的《七子之歌·威海卫》如诉如泣:“母亲,莫忘了我是防海的健将,我有一座刘公岛做我的盾牌。快救我回来呀,时期已经到了。我背后葬的尽是圣人的遗骸!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在刘公岛从事13年讲解工作的李翠翠说,丁汝昌“以报国雄心始、以自尽殉国终”,那颗交织着英勇、屈辱、无奈、悲愤的心,让参观者满怀感伤、唏嘘不已。风雪中,丁汝昌当年手植的紫藤仍然凌风摇曳。在他自尽的海军公所东厢房,一副楹联高悬:“精忠报国酬壮志,留取雄风育后人”。
历史之殇:“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
建造致远舰的阿姆斯特朗造船厂,如今已踪迹难寻。唯余一座钢铁旋转桥,一如往昔静卧在泰恩河上。当年,致远舰从这里驶向遥远的东方古国。
北洋海军1888年正式成军时,拥有战舰25艘、排水量4.3万吨,在远东独占鳌头。但到甲午战争爆发前,未再添置一舰一炮。曾远远落后的日本海军,却已拥有军舰33艘、排水量6.2万吨。
甲午海战,中日军舰短兵相接。日舰配备了97门先进速射炮,北洋海军却一门未有。火力的差距,令北洋海军数倍中弹于敌。
军事防御的惨败,背后是国家制度的落后、清朝政治的腐败。甲午战争爆发十年前,为给慈禧太后筹备寿庆,北洋海军军费被挪用修建颐和园。当有大臣奏请停建颐和园以保军费时,竟被慈禧斥责“今日令吾不欢者,吾亦将令彼终生不欢”。近乎同时,明治天皇节衣缩食带头捐款,在日本形成为海军捐款热潮。
甲午战争史学者李永玲说,慈禧太后60岁生日当天,大连湾被日军轻取,紫禁城却歌舞升平。甲午战败后,威海卫及刘公岛先后在日本、清政府、英国间易手,短短几天,蒙受了一场“国帜三易”的奇耻大辱。
“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甲午战败后,清政府赔款2亿余两白银,相当于日本6年的财政总收入。
随后,欧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空前苛刻的战败条约、空前规模的割地赔款、空前深重的民族灾难……
古老的东方大国,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泥沼中越陷越深。四万万国民环顾四问:谁能挽狂澜于既倒?谁能解生民于倒悬?谁能带领中国人民走出漫漫长夜?
复兴之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
苍生叩问,历史诘问。
刘公岛上,与甲午战争陈列馆同样令参观者流连驻足的,是一座“历史选择展馆”。
“历史固然曲折但始终向前,人民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与社会主义道路。”胶东(威海)党性教育基地顾问姚鸿健说。
一个历史的选择,一段选择的历史——
刘公岛西南方向100余公里的马石山上,1942年,10名八路军战士主动放弃突围机会,几进几出包围圈,最终以生命代价救出了1000余名陷入日军重围的乡亲;同样在马石山下,胶东育儿所里,300多名乳娘共抚育了党政军干部子女和烈士遗孤1000多名,生死关头甚至舍弃了亲生骨肉。
据历史选择展馆展陈资料,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党员约300万,而此前牺牲的党员烈士中有名可查的就达370万,大多数共产党人没有等到五星红旗升起的那天;在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人民群众出动民工880余万人次,大小车辆141万辆,担架36万余副,“用小推车推出了胜利”。
共产党用生命选择了“为人民”,人民用生命选择了“跟党走”。历经近百年不懈奋斗,屡遭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资深讲解员丛中笑说,刘公岛常年游客人次达一百五六十万,“以前只知道这是个道理,如今更知道这是个真理”成为许多游客离岛时的感悟。
在北洋海军公所旧址东南角,中日民间友好人士共同竖立了“和平柱”,四面分别用中英日俄四国文字,书写着“我们祝愿世界人类的和平”的意愿。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刘公岛管委会主任刘震说,“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的那段国耻不容忘却。怎样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我们要思考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些什么?
殇思厅,甲午战争陈列馆中最后一个展厅。一个巨大的问号、一行“历史在这里沉思”大字、一座古朴沉重的警钟,静穆无言,却胜千言……
新华社济南12月13日电
|
|
刘公岛的见证
|
甲午之败,击碎了古老大国的“四千年大梦”方寸之地,见证百余年“梦碎梦醒”“筑梦圆梦”
|
|
|
( 2018-12-14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中国新闻 |
|
|
|
刘公岛的见证 |
甲午之败,击碎了古老大国的“四千年大梦”
方寸之地,见证百余年“梦碎梦醒”“筑梦圆梦” |
|
( 2018-12-1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中国新闻 |
|
|
|
▲威海刘公岛甲午战争陈列馆前的丁汝昌雕塑(12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郭绪雷摄
|
|
新华社记者余孝忠、潘林青、萧海川、王阳
大雪节气,一场大雪在山东威海如期而至。刘公岛上冰雪皑皑,六门漆黑大炮格外醒目。
甲午之败,国殇之痛,击碎了古老大国的“四千年大梦”。
方寸之地,宇宙乾坤,不足4平方公里的刘公岛,见证了中华民族百余年“梦碎、梦醒”“筑梦、圆梦”的坎坷而壮伟的历程。
主将之死:“决不弃报国大义,今唯一死以尽臣职”
北洋海军成立130周年临近之际,一套名为“中国巡洋舰舵机设计图”的图纸,在英国纽卡斯尔市的“泰恩-威尔档案馆”首次展出。依据这套图纸,英国阿姆斯特朗船厂在1887年为清朝北洋海军建成了致远舰。7年后,致远舰在中日甲午海战中奋勇抗击直至沉没,200余名将士壮烈殉国。
刘公岛管委会副主任张军勇说,甲午战争从1894年7月持续至1895年4月。清军海陆作战一败于朝鲜平壤,二败于黄海大东沟,三败于旅顺,威海卫成了最后的防线。
根据史料,北洋海军严守“避战保船”命令,退守威海湾。日军声东击西,从陆路包抄,最后海陆合围刘公岛。
战局失利、援兵无望、部队失控……面对日军劝降,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大义凛然:决不弃报国大义,今唯一死以尽臣职。1895年2月11日深夜,丁汝昌含悲自尽。
6天后,刘公岛陷落,残存的北洋海军战舰悉数被俘。号称“远东第一、世界第六”的北洋海军,建军仅6年多便全军覆没。
1925年,闻一多写下的《七子之歌·威海卫》如诉如泣:“母亲,莫忘了我是防海的健将,我有一座刘公岛做我的盾牌。快救我回来呀,时期已经到了。我背后葬的尽是圣人的遗骸!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在刘公岛从事13年讲解工作的李翠翠说,丁汝昌“以报国雄心始、以自尽殉国终”,那颗交织着英勇、屈辱、无奈、悲愤的心,让参观者满怀感伤、唏嘘不已。风雪中,丁汝昌当年手植的紫藤仍然凌风摇曳。在他自尽的海军公所东厢房,一副楹联高悬:“精忠报国酬壮志,留取雄风育后人”。
历史之殇:“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
建造致远舰的阿姆斯特朗造船厂,如今已踪迹难寻。唯余一座钢铁旋转桥,一如往昔静卧在泰恩河上。当年,致远舰从这里驶向遥远的东方古国。
北洋海军1888年正式成军时,拥有战舰25艘、排水量4.3万吨,在远东独占鳌头。但到甲午战争爆发前,未再添置一舰一炮。曾远远落后的日本海军,却已拥有军舰33艘、排水量6.2万吨。
甲午海战,中日军舰短兵相接。日舰配备了97门先进速射炮,北洋海军却一门未有。火力的差距,令北洋海军数倍中弹于敌。
军事防御的惨败,背后是国家制度的落后、清朝政治的腐败。甲午战争爆发十年前,为给慈禧太后筹备寿庆,北洋海军军费被挪用修建颐和园。当有大臣奏请停建颐和园以保军费时,竟被慈禧斥责“今日令吾不欢者,吾亦将令彼终生不欢”。近乎同时,明治天皇节衣缩食带头捐款,在日本形成为海军捐款热潮。
甲午战争史学者李永玲说,慈禧太后60岁生日当天,大连湾被日军轻取,紫禁城却歌舞升平。甲午战败后,威海卫及刘公岛先后在日本、清政府、英国间易手,短短几天,蒙受了一场“国帜三易”的奇耻大辱。
“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甲午战败后,清政府赔款2亿余两白银,相当于日本6年的财政总收入。
随后,欧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空前苛刻的战败条约、空前规模的割地赔款、空前深重的民族灾难……
古老的东方大国,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泥沼中越陷越深。四万万国民环顾四问:谁能挽狂澜于既倒?谁能解生民于倒悬?谁能带领中国人民走出漫漫长夜?
复兴之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
苍生叩问,历史诘问。
刘公岛上,与甲午战争陈列馆同样令参观者流连驻足的,是一座“历史选择展馆”。
“历史固然曲折但始终向前,人民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与社会主义道路。”胶东(威海)党性教育基地顾问姚鸿健说。
一个历史的选择,一段选择的历史——
刘公岛西南方向100余公里的马石山上,1942年,10名八路军战士主动放弃突围机会,几进几出包围圈,最终以生命代价救出了1000余名陷入日军重围的乡亲;同样在马石山下,胶东育儿所里,300多名乳娘共抚育了党政军干部子女和烈士遗孤1000多名,生死关头甚至舍弃了亲生骨肉。
据历史选择展馆展陈资料,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党员约300万,而此前牺牲的党员烈士中有名可查的就达370万,大多数共产党人没有等到五星红旗升起的那天;在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人民群众出动民工880余万人次,大小车辆141万辆,担架36万余副,“用小推车推出了胜利”。
共产党用生命选择了“为人民”,人民用生命选择了“跟党走”。历经近百年不懈奋斗,屡遭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资深讲解员丛中笑说,刘公岛常年游客人次达一百五六十万,“以前只知道这是个道理,如今更知道这是个真理”成为许多游客离岛时的感悟。
在北洋海军公所旧址东南角,中日民间友好人士共同竖立了“和平柱”,四面分别用中英日俄四国文字,书写着“我们祝愿世界人类的和平”的意愿。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刘公岛管委会主任刘震说,“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的那段国耻不容忘却。怎样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我们要思考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些什么?
殇思厅,甲午战争陈列馆中最后一个展厅。一个巨大的问号、一行“历史在这里沉思”大字、一座古朴沉重的警钟,静穆无言,却胜千言……
新华社济南12月13日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