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别报道 |
16 |
8/16 |
7
|
8
|
9
|
>
|
>| |
|
|
PDF版 |
|
|
|
|
|
广西:“新时代讲习所”在基层传递党的声音 |
|
|
( 2018-12-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特别报道 |
|
新华社南宁12月6日电(记者覃星星、农冠斌)今年5月12日,广西首个“新时代讲习所”在中越边境靖西市创立。随后,一个个亮点纷呈、特色鲜明的“新时代讲习所”以燎原之势迅速在壮乡各地创建。在建设“新时代讲习所”过程中,广西致力解决在哪讲、讲什么、谁来讲、如何讲等问题,打通了基层理论宣传“最后一公里”,推动党的声音在八桂大地“飞入寻常百姓家”。 “教育扶贫放先行,一补两免政策好”“人才振兴是关键,乡村改变路路勇”……每逢圩日,便是百色靖西市湖润镇举行讲习活动的时候,不少群众聚在大榕树下听得入神。在《攻坚扶贫战》《乡村振兴战略》等山歌中,一项项惠民政策随着亲切的乡音土语传入乡亲们耳中。
湖润镇地处中越边境一线,街道边的一棵大榕树见证了历史变迁。当年红八军曾在这棵大榕树下召开战前动员会。而今,这个镇又在这里设立新时代讲习所,传递党的声音。
在百色市田阳县那满镇自强村的“新时代讲习所”里,4名宣讲员的山歌响亮。“山歌唱出党的好政策,我们容易听得懂。”村民黄翠莲说。从附近村屯来宣讲的山歌手向少贤介绍,他们经常应邀到其他村屯的讲习所,用山歌、快板等形式宣讲党的理论政策。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讲师团副团长蒋秀芹介绍,目前广西各乡(镇、街道)、村(社区)已实现“新时代讲习所”全覆盖,机关单位、国有企业、学校等领域的“新时代讲习所”也纷纷成立。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10月,广西已创建“新时代讲习所”17676个,目前已开展讲习活动近19000场次,直接听众90余万人次。
政策宣讲如何让百姓坐得住、听得懂、用得上?对此,广西创新开展各类讲习活动,将党的政策宣讲融入各种主题教育活动、各类先进典型宣传中,融入山歌、戏剧、小品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中。
党的十九大以来,几千名山歌手活跃在广西众多“新时代讲习所”,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进行宣讲。环江县是广西有名的歌圩,山歌是当地最受欢迎的宣讲形式之一。“我们创作的山歌集不仅有汉语版,还有壮语版,有助于各年龄段的群众了解党的理论政策。”当地山歌“歌王”莫丽芳说。
广西还结合各地情况,形成独具特色的宣讲方式。北海、防城港、钦州等沿海城市,把新时代讲习所建在海岛、渔船、边境上,打造了“海上渔船课堂”“渔家讲坛”“国门课堂”“边疆哨所”,实现理论传播“零距离”;河池市在红七军、红八军会师地等革命纪念地开展“红色讲堂”,让广大干部群众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来宾市开展“瑶山夜话”讲习,与瑶族同胞面对面宣讲,促膝谈心,受到群众欢迎。
此外,广西整合资源,推动讲习队伍多元化。南宁市整合山歌宣讲员1200多人,玉林市组织“千名乡贤宣讲团”,柳州市组建“红色少年宣讲团”……一支支本土化多元化的宣讲队伍和讲习“轻骑兵”活跃城乡,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覆盖理论宣讲大格局,提高宣讲的吸引力、感染力。
蒋秀芹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以“新时代讲习所”创建为重点,搭建了各种特色理论宣讲平台,政策宣讲取得较好成绩,但距离群众期盼还有一定差距,如理论宣讲的质量和水平还有待提升等。下一步,自治区党委讲师团将不断探索完善“新时代讲习所”的长效机制,用个性化、本土化的宣讲,进一步触动干部群众理论学习“兴奋点”。
崇左市江州区江州镇保安村把政策宣讲与实际活动结合起来,不讲空洞的大道理,而是让讲习内容贴民情、解民需。“村民参与讲习活动的意愿高涨,他们从刚开始不愿意来听,实现了现在主动打听什么时候有宣讲的转变。”江州镇党委副书记余文静说。
崇左市委宣传部干部周寨强介绍,为推动常态化讲习,当地每个月都会制定方案,确保每月一讲。各乡镇根据自己的工作重心,结合村民关心的热点开展讲习活动。
新时期做好理论宣讲工作,关键在人。广西此前开展了三届特聘教授(专家)选聘工作,把政治素质好、理论水平高、演讲能力强的领导干部、专家学者纳入宣讲队伍中来,并组成宣讲团深入到基层开展丰富多彩的宣讲。同时注重通过群众推荐、组织推荐、自荐,开展“试讲会”“选拔赛”等方式,面向各行各业遴选“政治素质好、演说能力强、风格接地气、参与热情高”的宣讲人才。
蒋秀芹表示,如今一批能写能讲会讲、实践经验丰富、熟悉基层实际的本土宣讲能手进入各级宣讲师资库,师资力量逐年壮大。下一步,广西还将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加大资源共享力度,丰富理论资源库,为干部群众提供“点菜式”宣讲,从而进一步盘活基层、打牢基层,努力推动基层宣传思想工作和农村精神文明提升。
|
|
广西:“新时代讲习所”在基层传递党的声音
|
|
|
|
( 2018-12-07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特别报道 |
|
|
|
广西:“新时代讲习所”在基层传递党的声音 |
|
|
( 2018-12-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特别报道 |
|
新华社南宁12月6日电(记者覃星星、农冠斌)今年5月12日,广西首个“新时代讲习所”在中越边境靖西市创立。随后,一个个亮点纷呈、特色鲜明的“新时代讲习所”以燎原之势迅速在壮乡各地创建。在建设“新时代讲习所”过程中,广西致力解决在哪讲、讲什么、谁来讲、如何讲等问题,打通了基层理论宣传“最后一公里”,推动党的声音在八桂大地“飞入寻常百姓家”。 “教育扶贫放先行,一补两免政策好”“人才振兴是关键,乡村改变路路勇”……每逢圩日,便是百色靖西市湖润镇举行讲习活动的时候,不少群众聚在大榕树下听得入神。在《攻坚扶贫战》《乡村振兴战略》等山歌中,一项项惠民政策随着亲切的乡音土语传入乡亲们耳中。
湖润镇地处中越边境一线,街道边的一棵大榕树见证了历史变迁。当年红八军曾在这棵大榕树下召开战前动员会。而今,这个镇又在这里设立新时代讲习所,传递党的声音。
在百色市田阳县那满镇自强村的“新时代讲习所”里,4名宣讲员的山歌响亮。“山歌唱出党的好政策,我们容易听得懂。”村民黄翠莲说。从附近村屯来宣讲的山歌手向少贤介绍,他们经常应邀到其他村屯的讲习所,用山歌、快板等形式宣讲党的理论政策。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讲师团副团长蒋秀芹介绍,目前广西各乡(镇、街道)、村(社区)已实现“新时代讲习所”全覆盖,机关单位、国有企业、学校等领域的“新时代讲习所”也纷纷成立。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10月,广西已创建“新时代讲习所”17676个,目前已开展讲习活动近19000场次,直接听众90余万人次。
政策宣讲如何让百姓坐得住、听得懂、用得上?对此,广西创新开展各类讲习活动,将党的政策宣讲融入各种主题教育活动、各类先进典型宣传中,融入山歌、戏剧、小品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中。
党的十九大以来,几千名山歌手活跃在广西众多“新时代讲习所”,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进行宣讲。环江县是广西有名的歌圩,山歌是当地最受欢迎的宣讲形式之一。“我们创作的山歌集不仅有汉语版,还有壮语版,有助于各年龄段的群众了解党的理论政策。”当地山歌“歌王”莫丽芳说。
广西还结合各地情况,形成独具特色的宣讲方式。北海、防城港、钦州等沿海城市,把新时代讲习所建在海岛、渔船、边境上,打造了“海上渔船课堂”“渔家讲坛”“国门课堂”“边疆哨所”,实现理论传播“零距离”;河池市在红七军、红八军会师地等革命纪念地开展“红色讲堂”,让广大干部群众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来宾市开展“瑶山夜话”讲习,与瑶族同胞面对面宣讲,促膝谈心,受到群众欢迎。
此外,广西整合资源,推动讲习队伍多元化。南宁市整合山歌宣讲员1200多人,玉林市组织“千名乡贤宣讲团”,柳州市组建“红色少年宣讲团”……一支支本土化多元化的宣讲队伍和讲习“轻骑兵”活跃城乡,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覆盖理论宣讲大格局,提高宣讲的吸引力、感染力。
蒋秀芹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以“新时代讲习所”创建为重点,搭建了各种特色理论宣讲平台,政策宣讲取得较好成绩,但距离群众期盼还有一定差距,如理论宣讲的质量和水平还有待提升等。下一步,自治区党委讲师团将不断探索完善“新时代讲习所”的长效机制,用个性化、本土化的宣讲,进一步触动干部群众理论学习“兴奋点”。
崇左市江州区江州镇保安村把政策宣讲与实际活动结合起来,不讲空洞的大道理,而是让讲习内容贴民情、解民需。“村民参与讲习活动的意愿高涨,他们从刚开始不愿意来听,实现了现在主动打听什么时候有宣讲的转变。”江州镇党委副书记余文静说。
崇左市委宣传部干部周寨强介绍,为推动常态化讲习,当地每个月都会制定方案,确保每月一讲。各乡镇根据自己的工作重心,结合村民关心的热点开展讲习活动。
新时期做好理论宣讲工作,关键在人。广西此前开展了三届特聘教授(专家)选聘工作,把政治素质好、理论水平高、演讲能力强的领导干部、专家学者纳入宣讲队伍中来,并组成宣讲团深入到基层开展丰富多彩的宣讲。同时注重通过群众推荐、组织推荐、自荐,开展“试讲会”“选拔赛”等方式,面向各行各业遴选“政治素质好、演说能力强、风格接地气、参与热情高”的宣讲人才。
蒋秀芹表示,如今一批能写能讲会讲、实践经验丰富、熟悉基层实际的本土宣讲能手进入各级宣讲师资库,师资力量逐年壮大。下一步,广西还将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加大资源共享力度,丰富理论资源库,为干部群众提供“点菜式”宣讲,从而进一步盘活基层、打牢基层,努力推动基层宣传思想工作和农村精神文明提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