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旧版 2018年10月2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家园
8 7/8 6 7 8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湿地海口”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
· 青海西宁:问“湟”哪得清如许
· 长春净月:“旅游+”模式养护“城市之肺”
· 一片红叶能带来什么?
· 青山绿水里的生态文明路
· 湾里的水又清了

  相关文章: 
长春净月:“旅游+”模式养护“城市之肺”

( 2018-10-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家园
 
  目前,长春市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围绕“建设东北地区一流旅游目的地”的发展目标,坚持把改革创新贯穿在旅游发展的全领域和各环节,立足资源禀赋,依托“旅游+”模式培植绿色效益拉动区域经济增长。

  净月高新区位于长春市东南部,区内森林水域面积243平方公里,占区域总面积的51%,是“城市之肺”。区内有3家5A级景区,占全省的一半;3家4A级景区,占全市的1/4;还有各类博物馆15家。丰厚的生态旅游资源造就了净月区以旅游产业推动区域发展的前提条件,2017年全区旅游总收入158亿元,同比提高了12%。

  在旅游品牌的创建和培育上,净月高新区注重保持鲜明的区域特色,创新提升避免同质化倾向,形成了生态游、历史遗迹游、影视文化游、科普文化游等四大特色旅游品牌。连续举办16届“中国净月瓦萨国际滑雪节”,获评“首批国家体育旅游精品赛事”,让长春成功纳入世界冰雪版图,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长距离越野滑雪运动组织——“罗佩特”组织的新成员;连续举办10届“中国长春农博会”,已经成为国内第一大农业博览会;连续举办4届的“净月潭森林国际马拉松赛”“净月潭国际山地车赛”,成为我国城市体育休闲运动的新翘楚。

  净月高新区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推动传统的“单一产业”实现融合发展,促进旅游产品从单一观光向观光、休闲、度假、体验“一条龙”转变,形成了“旅游+乡村农业”、“旅游+影视体验”、“旅游+研学文化”、“旅游+森林养生”的发展格局,结合乡村振兴等机遇给东北旅游产业注入了新鲜血液。全区以旅为媒、以游为介,引进旅游项目80多个,吸引资金超过1290亿元。

  净月高新区妥善处理旅游开发与资源保护的关系,实施以退耕还林为主的生态环境建设工程,今年投入2.68亿元,对净月潭景区内13户企业、110户房屋实施拆迁,保护森林安全,保护水体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放大生态容量。

  同时,加快推进“只跑一次”改革,力争旅游“零投诉”,为涉旅企业办事提供“零距离”贴心服务,促进旅游企业规范经营行为,推动旅游志愿者活动的长效实施,不断提升游客的获得感与幸福感,打造集生态、人文、智慧等多元特色于一体的旅游休闲产业体系。

(于力)

 

长春净月:“旅游+”模式养护“城市之肺”

( 2018-10-24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家园
  相关文章: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每日电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每日电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每日电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