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旧版 2018年10月1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中国新闻
9 3/9 2 3 4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从消失和新生,品味40年“草原大剧”
· 应急管理部发布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改革过渡期身份标识牌
· 武汉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将成“必答题”
· 图片新闻
· 火箭运载能力增加近一倍
· 浙江“出招”打造“浙东唐诗之路”
· 涂画“杭州西湖”石碑者被刑拘

  相关文章: 
浙江“出招”打造“浙东唐诗之路”

( 2018-10-1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中国新闻
 
  新华社杭州10月9日电(记者冯源、许舜达)“明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千余年前,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唐代著名诗人沿着浙江东部的剡溪漫游,一路留下了诸多的美丽诗篇……8日,为推进“浙东唐诗之路”建设,“浙东唐诗之路”剡溪智库在浙江嵊州成立,并聘请了相关学者担任第一批专家。
 
  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叶菁介绍,“浙东唐诗之路”始于钱塘江边的西兴渡口,经萧山到鉴湖,沿浙东运河至曹娥江,然后沿江而行入嵊州剡溪,再经天姥山,最后抵天台山石梁瀑布,全长约190公里,沿途山水秀丽。
 
  其中,剡溪作为贯穿“浙东唐诗之路”的“黄金水道”,成为文人墨客寻幽访古、山水朝圣之地,留存了大量的诗篇。据初步整理和考证,仅唐代就有吟剡诗人158位,诗篇542首。
 
  同时,作为“浙东唐诗之路”的核心区,嵊州剡溪流域还留下了毕功了溪、刘阮遇仙和雪夜访戴等众多人文典故,以及王羲之故居金庭观、谢灵运垂钓处等相关文物保护点20处。
 
  近年来,浙江频频“出招”推进“浙东唐诗之路”建设,当地政府通过修缮自然地理路径,挖掘沿途风俗文化,积极推进全域旅游,通过文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让其重焕生机。
 
  今年1月,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积极打造浙东唐诗之路”。今年5月,浙江省下发了《浙江省传承发展浙江优秀传统文化行动计划》,将“打造唐诗之路山水人文旅游精品”列为“实施浙江特色传统文化重点提升工程”的重要内容。
 
  据了解,接下来,“浙东唐诗之路”剡溪智库将在平台搭建、政策解读、课题研究、人文交流、学术探讨等方面发挥职能,对建设“浙东唐诗之路”黄金旅游线开展研究,并为“浙东唐诗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进行相关准备工作。
 
 

浙江“出招”打造“浙东唐诗之路”

( 2018-10-10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中国新闻
  相关文章: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每日电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每日电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每日电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