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旧版 2018年09月1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脱贫攻坚
8 4/8 3 4 5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三年村干部,一世农村情”
· 生态鹅养殖助村民脱贫
· 辽宁本溪:“红脸村”变身红火村
· 鄂西北有水沟村:有了水,就活了
· 云南迪庆:“老”传统成致富“新”路子

  相关文章: 
辽宁本溪:“红脸村”变身红火村

( 2018-09-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脱贫攻坚
 
  喝了20年酒的武广智今年把酒戒了。“前后院的日子都越过越红火,谁瞅着不眼红,哪还有心思闷头喝酒。”武广智是辽宁省本溪市南甸镇马城村人,马城村是水库移民村,以前却被叫“红脸村”。不管是响晴的中午还是干完活的傍晚,乡间路上经常能碰见喝得脸通红的人。

  “村民好喝酒,但那时候喝的是闷酒。”村主任孟宪余说,马城村1994年因观音阁水库建设动迁到此,交通闭塞,仅有一条七弯八拐的路通往村外;田地少,人均1亩3分地,大多还是“不打粮食”的山坡地。

  村里的老人说,马城村穷了这么多年,也难怪喝闷酒。

  今年5月,在中直单位工作的杨松涛来到马城村担任扶贫第一书记。下村第一天,杨松涛就和村两委、部分党员一起走访群众,他也察觉到了村子里喝闷酒的问题。“闷就是看不见发展,找不到希望。”更别提还有“软弱涣散村”“空壳村”“贫困村”三顶帽子压在头上。杨松涛认准了一个理,既然群众中存在脱贫致富士气不足的问题,村两委就要先打个样。“摘掉‘软弱涣散村’的帽子!”

  马城村支部把党的建设紧紧抓在手上。每次支部学习的夜晚,村部灯火通明,党员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互相交流乡村振兴和脱贫致富的好点子。不见了以往喝酒红着脸的、打瞌睡的,有的党员刚下地回来,放下农具靠在窗边也听得有滋有味。

  7月,杨书记在县里开会带回来一个好消息,马城村头上3年多“软弱涣散村”的帽子,正式摘掉了。

  摘了一顶,杨松涛又开始琢磨“空壳村”“贫困村”的帽子怎么摘。马城地处水库旁,空气湿润,通风条件好,适合木耳种植。点子有了,杨松涛又开始查询相关扶贫政策,为项目募集资金,县移民管理局帮扶的三个种植大棚,一个晾晒大棚建设起来,以扶贫价格谈下来的约4万棒木耳菌棒也开始培育。

  8月12日,第一批木耳收获了。采摘下来的秋木耳质量好,产量高,收获4000斤,获利20余万元。村会计刘红说:“十多年了,村里账上第一次有了收入。”

  木耳种植大棚,为村里提供了近30个就业岗位,村民农闲的时候打工不用出村。扔掉酒瓶子的武广智现在就在木耳大棚当技术员,每个月比以前多收入1500元。

  马城山水相依,风景如画,几家冒尖户联合搞起了农家乐旅游项目,一个月营业额近7000元,吸引了一批想要加盟的农户……酒越喝越少,脱贫致富的热情和想法活泛起来。“红脸村”现在变成了红火村。

  水库旁,苍龙山下。太阳能发电项目的光伏板闪着光辉,投资185万元的硬化路面正在铺设,马城村的新变化正慢慢展现出来。“明年我们的绿色农业基地还将扩建,生态旅游的合作也在洽谈中,贫困村的帽子迟早要摘掉!”杨松涛说。

     (记者黄璐)据新华社沈阳9月17日电

 

辽宁本溪:“红脸村”变身红火村

( 2018-09-18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脱贫攻坚
  相关文章: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每日电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每日电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每日电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