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旧版 2018年09月1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要 闻
8 1/8 ****处理标记:[Page]时,数据源为空。 **** 1 2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习近平向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致贺信
· 共享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共同推动人工智能造福人类
· 习近平的贺信
· 古梯田上的丰收打谷节
· 铝业治污技术领先 草原重现蓝天白云
· “初心”的力量
· 露浓压架葡萄熟
· 9月17日,捣固车在瓦日铁路壶关至平

  相关文章: 
露浓压架葡萄熟
江苏灌南县葡萄产业“变身记”

( 2018-09-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南京9月17日电(记者董峻、郑生竹)白露过后,天气渐凉。在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的居丰园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民们正忙着采摘最后一茬葡萄。飘香的果园里,一箱箱刚从枝头摘下来的葡萄装进冷藏车,准备发往上海。
 
  这个合作社种了1200亩葡萄。从盛夏到仲秋,这里都是丰收季,高峰时每天出货5000多公斤。以往由于种植的品种卖不出好价钱,丰收却不增收,而如今这个合作社种植的葡萄成了抢手货。
 
  “我们直接供货给上海、广州、南京这些大城市的水果连锁店。要货的店很多,供不应求。”合作社理事长孙浪说,现在平均每亩能产三四千斤,刨去成本,每亩有六、七万的纯收入,这在三四年前是不可想象的事。
 
  葡萄的传统种植区域在北方。多雨的南方往往由于霜霉病、白粉病等葡萄病害高发,一直以来不是葡萄的主产区。几年前,这个苏北的农业县把葡萄产业作为促农增收的主导产业来抓,葡萄种植面积超过2万亩,年产量超过3万吨。
 
  “刚开始搞的时候,种的是‘巨峰’等大路货,卖不上价钱,加上露天种植病虫害重、管理技术跟不上,每亩收入也就几千块钱,扣掉人工等成本后就没有多少收益了。”孙浪说,“那时很迷茫,合作社入不敷出,感觉快坚持不下去了。”
 
  2015年,灌南县农委请来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南京农业大学教授陶建敏。在他的指导下,孙浪和社员们改种市场效益好的新品种“阳光玫瑰”,又采纳了陶教授的大棚避雨、H型整形、稀植限根等一整套栽培新技术,降低了人工和打药施肥的成本,大大提升了葡萄品质。
 
  “之前全县没人敢换新品种,毕竟都进入挂果期了,换了品种万一还不行怎么办?我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第二年,孙浪合作社的10亩“阳光玫瑰”就挂果了,当年收入20多万元,合作社一举扭亏。
 
  当地的葡萄种植户纷纷来取经。亲眼看到新品种、新技术的效应,果农们不再将信将疑。陶建敏成了果农们的“香饽饽”,抢着请他去指导。
 
  关键农时,陶建敏每个月来县里三四趟。即使人不在现场,他也能随时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因为手机号码早已公布。在葡萄开花期,他每天都会接到果农的咨询电话。
 
  和孙浪一样,有10年葡萄种植经验的果农封功清一度想放弃老本行。他的家庭农场有40亩葡萄园。2014年那年,他种的葡萄一斤只卖5毛钱,亏得一塌糊涂。
 
  “市场上不缺葡萄,缺的是好葡萄。”他深有体会地说,“可是建大棚搞避雨栽培的初期投入大,刚开始我一直犹豫下不定决心。”
 
  每亩3万元左右的设施投入让不少种植户感到有资金压力。灌南县财政整合了5000万元左右的项目资金,用于鼓励果农进行设施建设,按照财政资金70%、经营主体30%比例出资,对发展优质葡萄产业单体面积300亩以上的项目进行补助。
 
  这项政策打消了封功清等果农的后顾之忧。他对来年的葡萄丰收增产很有信心,已打定主意明年扩大新品种的种植规模。
 
  如今,灌南县已经建起了10多个标准化的葡萄生产基地,今年目标是新发展优质葡萄3000亩,力争打出“灌南葡萄”的区域公共品牌。
 
 

露浓压架葡萄熟
江苏灌南县葡萄产业“变身记”

( 2018-09-18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要 闻
  相关文章: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每日电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每日电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每日电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