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地周刊 |
16 |
9/16 |
8
|
9
|
10
|
>
|
>| |
|
|
PDF版 |
|
|
|
|
|
胡同里的会客厅:让街区变得更有温度 |
北京“白塔寺再生计划”:重拾胡同温情的“暖城行动” |
|
( 2018-09-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周刊 |
|
|
▲临近会客厅关门时间的傍晚,街坊们仍意犹未尽地坐在一起闲聊。 |
|
|
|
▲在会客厅二层,劳作社成员李肇利正用废弃的木桩为社区宣传栏制作装饰品。 |
|
|
本报记者王京雪
这里是北京白塔寺一带的胡同区。抬起头,能看见蓝天下那尊比故宫还要老上一百多岁的妙应寺白塔;漫步其间,会碰见许多老胡同、老院子、老奶奶跟老爷子。就是在这一带,鲁迅曾从自家后园向墙外看,看见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这里属于北京老城33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的“白塔寺历史风貌保护区”。作为古都现存不多的低矮建筑群和居民区,这片37公顷的土地在北京城的二环路内缄默又醒目地躺着,四周是林立的高楼与喧闹的商圈——南边紧邻金融街,北面是西直门商务区,东临西单、西四,西望阜成门商圈。
被热闹包围的胡同区,保留着老北京最接地气的市井模样,记忆着粗粝下的生机勃勃与温情脉脉,也不可避免地随时代变迁而老去衰败。
2017年9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公布,明确提出“老城内不再拆除胡同四合院”,这意味着围绕老城胡同,我们要探讨的话题已远不止于抢救和保护,还有更新与复兴。
更新复兴什么呢?不只是房子和院子——当人们用怀恋的语气谈起胡同,他们怀念的不仅是建筑,更是嬉闹的发小、熟络的邻里,是文化、记忆、人情味,是建筑里装着的精气神。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17年9月底,白塔寺西侧的宫门口东岔胡同口,出现了一家免费供居民使用的“共享会客厅”,家庭空间有限的街坊们可以到这里聚会聊天、做饭宴客。
会客厅由一座上下两层、总面积120平方米左右的办公用房改建而成,去年正式揭牌时,一层的客厅和厨房已投入使用,二层还在装修。屋门前支着块小黑板,描述着这座小楼的梦想:在“城市变大了,邻里变淡了,生活变快了,而我们之间也变得远了”的今天,提供一个共享空间,让人们重新相连、重归于好、重生温暖,“让白塔寺社区人文记忆得以重生,让我们的新日子过出旧的温暖!”
转眼一年过去,这家开在胡同里的会客厅是否实现了它的初衷?
一个重温胡同情的公共空间
“我们需要这样一个地方。现在家里人都少,子女大了都走了,我们老太太到这里可以畅所欲言,跟儿女不能说的事也可以在这儿说”
迈进会客厅,首先看到的是“福田合作社”,一个上世纪老供销社的柜台。玻璃柜上的老台秤、老算盘、铝饭盒、糖果罐,柜台里的蛤蜊油、雪花膏、风油精,五颜六色的气球、玩具、小人书,以及柜台后面木货架上的麦乳精、黄桃罐头、北冰洋汽水和老暖瓶、缝纫机、小电视……无不激起人们对过去的回忆和想象。
不时,有年轻人进屋拍照,也有上了点岁数的人进来对着某件物品怀旧,发出诸如“哎哟,灯塔牌肥皂,这得三四十年了吧!”一类的感叹。
柜台对面是宽敞明净的开放式厨房,走过柜台和厨房,几张桌椅板凳构成了来客闲坐的空间。整层会客厅犹如生活情景剧里生动而固定的布景,除了周日、周一的休息时间,白塔寺社区的人们每天都在这里进进出出:周二有文笔社活动,周三是伙食社,周四是缝补、编织社和劳作社,周五预留给老街坊们聚会,周六是京剧票友们相聚的时光……作为北京市首家共享会客厅,这一新事物似乎打从诞生就自然而然地融入了老胡同居民们的日常。
下雨也阻止不了人们来这里的脚步,一个雨天,傍晚时分,圆桌边仍围坐着几个参加完编织社活动、意犹未尽聊着天的阿姨,有人忽然唱起了歌。两个70岁出头的老爷子兴冲冲地从二楼劳作社的活动室下来,展示他们这天下午捣鼓出来的小“作品”:一块安上四轮的木板,还小心地踩上一只脚,试着把它当滑板车玩。
“这儿很好,这儿很好。”87岁的刘大爷总这样念叨,自打会客厅开门,他就爱往这边跑。比起自家狭小寂寞的屋子,这里多敞亮!年轻时做了一辈子地图测绘工作,他爱跟人讲关于地图的往事,在这里,有人听他说话,遇上萍水相逢的年轻人,还会好奇地问起他的过往,在没话想说时,他也喜欢来这里坐着,自在地发发呆。
“我们需要这样一个地方。现在家里人都少,子女大了都走了,我们老太太到这里可以畅所欲言,跟儿女不能说的事也可以在这儿说。”赵阿姨是伙食社的成员,每周都会跟街坊们来会客厅一起烧饭聚餐,交流各自的拿手好菜。过去,她所在的美食小组定期在居委会的会议室活动,现在有了会客厅,从“别人办公的地方”挪到属于大家伙的公共空间,地方更方便,设备更齐全,参加的人也更多了。
赵阿姨退休前一直在南京工作,退休回京后,已没几个熟人的她通过会客厅结识了不少朋友,“其实主要是大家见见面聊聊天,现在谁还缺口饭吃啊?到这里图的就是个气氛。”
谁能不喜欢这里的气氛呢?在白塔寺会客厅,没有拘谨和距离,只有一见如故、久别重逢般的热络和关切。过去不太来往的街坊们变得亲密,一些已搬离白塔寺社区的老邻居赶了回来,还有慕名上门的新朋友,大家走出家门,欢聚一堂,一同做喜欢的事,在老胡同的氛围里拾起旧日情谊。
编织社的负责人高老师有一双巧极了的手,退休后,她在很多地方免费教人编织。在白塔寺会客厅,有人认出她,上前寒暄,说17年前曾在紫竹院公园里跟着她学活儿,没想到还会在这里遇上。
一扇自下而上敞开的窗口
“我们办会客厅,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结果,让大家有聊天的地儿,找到人情味是现在已经能看到的结果,而作为窗口,代表白塔寺、表达白塔寺、接待来白塔寺的客人是会客厅的另一个开始显现的结果”
刚开始,白塔寺会客厅里并没有社团。今年春节前后,会客厅结束了最初的起步和人气积累期,步入社团搭建期,现在这批社团才从无到有、从无序到有序,陆续生长出来。
同样是办社团,白塔寺会客厅和传统的社区活动中心之间有什么差别?许多观察者都会提到,最明显的一点是:这里的社团不是外力干预的结果,而是老百姓在有了自己的活动场所后,根据自身需求主动提议、自发组建出来的,活动形式是居民们的内部聚会,而不是请外面的老师过来上课,负责人跟管理者也是居民自己。
比如劳作社,就是几个喜欢做木工活,却苦于找不到组织的老街坊自己张罗起来的。他们做规划、订工作台、采购设备工具,跑了3个月,在会客厅二层搭建出工作室,还制定了劳作社宗旨、《劳作守则》和《劳作志愿者公约》,要在这一方小天地里实现三个共享:快乐共享,擅做工具的徐师傅、精通鸽子哨的大力叔……各有所长的劳作爱好者们互相切磋,共享其乐;技能和资源共享,街坊们谁家门窗桌椅出了问题,劳作社的师傅们义务服务,“手到病除”;劳作精神的传播共享,未来通过与周边学校的合作,让更多青少年锻炼动手能力,培养劳作兴趣。
社团聚会是白塔寺会客厅的重要内容模式,会客厅的打造者们对此抱有诸多期许。
来会客厅的人身份各异,有曾经的售货员、电报员、研究员,有裁缝、水暖工、老师和商人……在为白塔寺会客厅提供场地等支持的北京华融金盈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华融金盈”)社区营造中心负责人田娜看来,这些自发组建并参与社团活动的居民,很多都是“有传承家园文化的意识和理念,有自己想改善和完善家园环境的想法和意识”的人,“老城更新,居民是真正的主人,也是老城更新保护的关键,主人参与和别人帮忙是两码事。”
“不管是宣传白塔寺文化,还是参与白塔寺建设,都要靠各个社团作为主体实现。”白塔寺会客厅“厅长”和运营负责人刘伟说,他希望在会客厅发现更多老百姓自己想做的事,“然后我们所有相关方、包括政府、社会组织等外部力量一起协助、鼓励他们往前走,而不是我提出要做什么,让居民们协助我。”
居民们讨论出的主意,有时远超会客厅打造者们预料,比如,今年2月试图再现老北京四大庙会之一白塔寺庙会的“微庙会”的举办。
活动始于老人汪纪明在会客厅唠嗑时提的一句“咱能不能复原老庙会,让年轻人也瞅瞅”,这个提议得到老街坊们的强烈响应,大家迅速组建筹备小组,回忆老庙会细节、寻找老北京手艺人,在1个多月的紧张筹备后,一场为期8天的“微缩版”庙会在白塔寺旁举办,茶汤、豆豉糕、欻拐、鸽子哨、噗噗噔儿……各种早已消失的老吃食、老手艺、老行当一一重现,几十年前,白塔寺庙会有名的“茶汤李”传人也被找出来,劳作社为早已“封壶”的老人尽力修复了那套已有130多年历史的工具,又重做了案板和茶壶底座,让老北京们儿时的味道得以再次被品尝。
“老物件成新宠,老民俗变新风,时髦传统两相融,会上人头攒动……”庙会期间,一位90多岁的白塔寺老人现场题写了一首《西江月》,这首词现在还贴在会客厅的墙上。
这场广受媒体和公众关注的活动过后,白塔寺会客厅的社团又多了一个“民俗社”,老人们打算继续复兴白塔寺庙会,他们已经画好了复原老庙会的平面图,计划明年春节的活动要做得更大。
以会客厅为根据地,每个社团都是一个支点,可以展示老城区人文记忆的一面。有电视台提出同伙食社合作,拍表达北京味道的纪录片;有媒体从劳作社的“社区工匠”身上,看到了老手艺人的匠心;文笔社成员们挖掘过往温暖、研究传统文化的画作将在胡同美术馆展出……
“这里是个文化宝藏,这些叔叔阿姨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挖掘的文化故事,很多文化资源可以传播出去,最终帮助白塔寺地区的发展。”刘伟说,在他看来,白塔寺会客厅已经成了向外界展示地区风貌、输出人文产品的窗口。
“我们办会客厅,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结果,让大家有聊天的地儿,找到人情味是现在已经能看到的结果,而作为窗口,代表白塔寺、表达白塔寺、接待来白塔寺的客人是会客厅的另一个开始显现的结果。”
他期待未来,会客厅能孵化出更多体现白塔寺文化价值的社团;作为会客厅的主人,老街坊们能在这里接待更多来白塔寺参观的客人。
一座启示多方合作的平台
“白塔寺再生计划”将于今年9月底举办的2018年北京国际设计周上推出名为“暖城行动”的新主题,“从白塔寺会客厅出发,但不局限于会客厅,各种社会资源都可以参与进来,提交服务白塔寺地区建设的项目,共同让街区变得更有温度”
现在,白塔寺会客厅已经成了一个汇聚各类资源、促成多方合作的平台。从表层看,这里聚集了各具所长的民间人才和最接地气的市井智慧与情感,而从内核上说,这家会客厅自身也是多方资源合作搭建的成果。
作为西城区民政局开展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建设的创新项目之一,同时,也作为华融金盈主导的更新改造白塔寺片区的“白塔寺再生计划”的一部分,白塔寺会客厅背后,是西城区民政局、新街口街道办提供扶持政策与引导资金,华融金盈提供场地及社区资源,刘伟的团队提供策划设计和实施运营,这样一个多元主体协调联动的社区治理新模式。
这种模式为会客厅各项工作的展开提供了保障,以“微庙会”的成功举办为例,从街坊们提出要再现老庙会,到实际办成一场连续8天,包含6项传统文化项目、2场曲艺戏曲专场演出和2次文化巡游的活动,仅仅用时一个月左右,“效率不是一般的高。”刘伟说,“各相关方瞬间就组合到一起,有的拿钱,有的拿场地,有的提供政策层面的支持,我们是组织居民参与,如果没有多元主体的合力作前提,这是不可能的事。”
在这些实践基础上,“白塔寺再生计划”将于今年9月底举办的2018年北京国际设计周上推出名为“暖城行动”的新主题,“从白塔寺会客厅出发,但不局限于会客厅,各种社会资源都可以参与进来,提交服务白塔寺地区建设的项目,共同让街区变得更有温度。”田娜介绍。
“设计周期间,我们会把这些项目列出清单,写明是什么内容、需要哪种资源等信息,公布给大家,协助相关方找到组合在一起的途径,让资源匹配更精准、社区建设更有效率。”刘伟说,“就像会客厅的筹建是多元主体合力建成的,白塔寺地区未来的更多项目都会是这样一种合作的形式,到时,会客厅会是各资源方沟通的主要场所之一。”
开放运营近一年,白塔寺会客厅已为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多元参与社区治理、打造胡同社区新生态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与创新思考,为居民们带回了怀念中的温情,也成为白塔寺地区逐渐被认可的新地标。
但作为会客厅的主要设计者,刘伟认为,这一模式还远谈不上成熟,有太多工作还处于实践初期。他在透露未来计划时有所保留,但却颇具信心,认为目前来看,没有什么实质性阻碍。他预测会客厅达成预期效果需要3年左右,届时,积累出的经验与规律将可推广至其他地区老城更新与社区复兴的工作中。
“用旧的温暖,过新的日子”,这是白塔寺会客厅成立最初的宣言,刘伟说,这个目标从来没变,这不是一种怀旧,而是一种美好,“我们现在正在做和计划做的每一件事,最终都是为了达成这一目标。”
|
|
胡同里的会客厅:让街区变得更有温度
|
北京“白塔寺再生计划”:重拾胡同温情的“暖城行动”
|
|
|
( 2018-09-07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草地周刊 |
|
|
|
胡同里的会客厅:让街区变得更有温度 |
北京“白塔寺再生计划”:重拾胡同温情的“暖城行动” |
|
( 2018-09-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周刊 |
|
|
▲临近会客厅关门时间的傍晚,街坊们仍意犹未尽地坐在一起闲聊。 |
|
|
|
▲在会客厅二层,劳作社成员李肇利正用废弃的木桩为社区宣传栏制作装饰品。 |
|
|
本报记者王京雪
这里是北京白塔寺一带的胡同区。抬起头,能看见蓝天下那尊比故宫还要老上一百多岁的妙应寺白塔;漫步其间,会碰见许多老胡同、老院子、老奶奶跟老爷子。就是在这一带,鲁迅曾从自家后园向墙外看,看见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这里属于北京老城33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的“白塔寺历史风貌保护区”。作为古都现存不多的低矮建筑群和居民区,这片37公顷的土地在北京城的二环路内缄默又醒目地躺着,四周是林立的高楼与喧闹的商圈——南边紧邻金融街,北面是西直门商务区,东临西单、西四,西望阜成门商圈。
被热闹包围的胡同区,保留着老北京最接地气的市井模样,记忆着粗粝下的生机勃勃与温情脉脉,也不可避免地随时代变迁而老去衰败。
2017年9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公布,明确提出“老城内不再拆除胡同四合院”,这意味着围绕老城胡同,我们要探讨的话题已远不止于抢救和保护,还有更新与复兴。
更新复兴什么呢?不只是房子和院子——当人们用怀恋的语气谈起胡同,他们怀念的不仅是建筑,更是嬉闹的发小、熟络的邻里,是文化、记忆、人情味,是建筑里装着的精气神。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17年9月底,白塔寺西侧的宫门口东岔胡同口,出现了一家免费供居民使用的“共享会客厅”,家庭空间有限的街坊们可以到这里聚会聊天、做饭宴客。
会客厅由一座上下两层、总面积120平方米左右的办公用房改建而成,去年正式揭牌时,一层的客厅和厨房已投入使用,二层还在装修。屋门前支着块小黑板,描述着这座小楼的梦想:在“城市变大了,邻里变淡了,生活变快了,而我们之间也变得远了”的今天,提供一个共享空间,让人们重新相连、重归于好、重生温暖,“让白塔寺社区人文记忆得以重生,让我们的新日子过出旧的温暖!”
转眼一年过去,这家开在胡同里的会客厅是否实现了它的初衷?
一个重温胡同情的公共空间
“我们需要这样一个地方。现在家里人都少,子女大了都走了,我们老太太到这里可以畅所欲言,跟儿女不能说的事也可以在这儿说”
迈进会客厅,首先看到的是“福田合作社”,一个上世纪老供销社的柜台。玻璃柜上的老台秤、老算盘、铝饭盒、糖果罐,柜台里的蛤蜊油、雪花膏、风油精,五颜六色的气球、玩具、小人书,以及柜台后面木货架上的麦乳精、黄桃罐头、北冰洋汽水和老暖瓶、缝纫机、小电视……无不激起人们对过去的回忆和想象。
不时,有年轻人进屋拍照,也有上了点岁数的人进来对着某件物品怀旧,发出诸如“哎哟,灯塔牌肥皂,这得三四十年了吧!”一类的感叹。
柜台对面是宽敞明净的开放式厨房,走过柜台和厨房,几张桌椅板凳构成了来客闲坐的空间。整层会客厅犹如生活情景剧里生动而固定的布景,除了周日、周一的休息时间,白塔寺社区的人们每天都在这里进进出出:周二有文笔社活动,周三是伙食社,周四是缝补、编织社和劳作社,周五预留给老街坊们聚会,周六是京剧票友们相聚的时光……作为北京市首家共享会客厅,这一新事物似乎打从诞生就自然而然地融入了老胡同居民们的日常。
下雨也阻止不了人们来这里的脚步,一个雨天,傍晚时分,圆桌边仍围坐着几个参加完编织社活动、意犹未尽聊着天的阿姨,有人忽然唱起了歌。两个70岁出头的老爷子兴冲冲地从二楼劳作社的活动室下来,展示他们这天下午捣鼓出来的小“作品”:一块安上四轮的木板,还小心地踩上一只脚,试着把它当滑板车玩。
“这儿很好,这儿很好。”87岁的刘大爷总这样念叨,自打会客厅开门,他就爱往这边跑。比起自家狭小寂寞的屋子,这里多敞亮!年轻时做了一辈子地图测绘工作,他爱跟人讲关于地图的往事,在这里,有人听他说话,遇上萍水相逢的年轻人,还会好奇地问起他的过往,在没话想说时,他也喜欢来这里坐着,自在地发发呆。
“我们需要这样一个地方。现在家里人都少,子女大了都走了,我们老太太到这里可以畅所欲言,跟儿女不能说的事也可以在这儿说。”赵阿姨是伙食社的成员,每周都会跟街坊们来会客厅一起烧饭聚餐,交流各自的拿手好菜。过去,她所在的美食小组定期在居委会的会议室活动,现在有了会客厅,从“别人办公的地方”挪到属于大家伙的公共空间,地方更方便,设备更齐全,参加的人也更多了。
赵阿姨退休前一直在南京工作,退休回京后,已没几个熟人的她通过会客厅结识了不少朋友,“其实主要是大家见见面聊聊天,现在谁还缺口饭吃啊?到这里图的就是个气氛。”
谁能不喜欢这里的气氛呢?在白塔寺会客厅,没有拘谨和距离,只有一见如故、久别重逢般的热络和关切。过去不太来往的街坊们变得亲密,一些已搬离白塔寺社区的老邻居赶了回来,还有慕名上门的新朋友,大家走出家门,欢聚一堂,一同做喜欢的事,在老胡同的氛围里拾起旧日情谊。
编织社的负责人高老师有一双巧极了的手,退休后,她在很多地方免费教人编织。在白塔寺会客厅,有人认出她,上前寒暄,说17年前曾在紫竹院公园里跟着她学活儿,没想到还会在这里遇上。
一扇自下而上敞开的窗口
“我们办会客厅,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结果,让大家有聊天的地儿,找到人情味是现在已经能看到的结果,而作为窗口,代表白塔寺、表达白塔寺、接待来白塔寺的客人是会客厅的另一个开始显现的结果”
刚开始,白塔寺会客厅里并没有社团。今年春节前后,会客厅结束了最初的起步和人气积累期,步入社团搭建期,现在这批社团才从无到有、从无序到有序,陆续生长出来。
同样是办社团,白塔寺会客厅和传统的社区活动中心之间有什么差别?许多观察者都会提到,最明显的一点是:这里的社团不是外力干预的结果,而是老百姓在有了自己的活动场所后,根据自身需求主动提议、自发组建出来的,活动形式是居民们的内部聚会,而不是请外面的老师过来上课,负责人跟管理者也是居民自己。
比如劳作社,就是几个喜欢做木工活,却苦于找不到组织的老街坊自己张罗起来的。他们做规划、订工作台、采购设备工具,跑了3个月,在会客厅二层搭建出工作室,还制定了劳作社宗旨、《劳作守则》和《劳作志愿者公约》,要在这一方小天地里实现三个共享:快乐共享,擅做工具的徐师傅、精通鸽子哨的大力叔……各有所长的劳作爱好者们互相切磋,共享其乐;技能和资源共享,街坊们谁家门窗桌椅出了问题,劳作社的师傅们义务服务,“手到病除”;劳作精神的传播共享,未来通过与周边学校的合作,让更多青少年锻炼动手能力,培养劳作兴趣。
社团聚会是白塔寺会客厅的重要内容模式,会客厅的打造者们对此抱有诸多期许。
来会客厅的人身份各异,有曾经的售货员、电报员、研究员,有裁缝、水暖工、老师和商人……在为白塔寺会客厅提供场地等支持的北京华融金盈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华融金盈”)社区营造中心负责人田娜看来,这些自发组建并参与社团活动的居民,很多都是“有传承家园文化的意识和理念,有自己想改善和完善家园环境的想法和意识”的人,“老城更新,居民是真正的主人,也是老城更新保护的关键,主人参与和别人帮忙是两码事。”
“不管是宣传白塔寺文化,还是参与白塔寺建设,都要靠各个社团作为主体实现。”白塔寺会客厅“厅长”和运营负责人刘伟说,他希望在会客厅发现更多老百姓自己想做的事,“然后我们所有相关方、包括政府、社会组织等外部力量一起协助、鼓励他们往前走,而不是我提出要做什么,让居民们协助我。”
居民们讨论出的主意,有时远超会客厅打造者们预料,比如,今年2月试图再现老北京四大庙会之一白塔寺庙会的“微庙会”的举办。
活动始于老人汪纪明在会客厅唠嗑时提的一句“咱能不能复原老庙会,让年轻人也瞅瞅”,这个提议得到老街坊们的强烈响应,大家迅速组建筹备小组,回忆老庙会细节、寻找老北京手艺人,在1个多月的紧张筹备后,一场为期8天的“微缩版”庙会在白塔寺旁举办,茶汤、豆豉糕、欻拐、鸽子哨、噗噗噔儿……各种早已消失的老吃食、老手艺、老行当一一重现,几十年前,白塔寺庙会有名的“茶汤李”传人也被找出来,劳作社为早已“封壶”的老人尽力修复了那套已有130多年历史的工具,又重做了案板和茶壶底座,让老北京们儿时的味道得以再次被品尝。
“老物件成新宠,老民俗变新风,时髦传统两相融,会上人头攒动……”庙会期间,一位90多岁的白塔寺老人现场题写了一首《西江月》,这首词现在还贴在会客厅的墙上。
这场广受媒体和公众关注的活动过后,白塔寺会客厅的社团又多了一个“民俗社”,老人们打算继续复兴白塔寺庙会,他们已经画好了复原老庙会的平面图,计划明年春节的活动要做得更大。
以会客厅为根据地,每个社团都是一个支点,可以展示老城区人文记忆的一面。有电视台提出同伙食社合作,拍表达北京味道的纪录片;有媒体从劳作社的“社区工匠”身上,看到了老手艺人的匠心;文笔社成员们挖掘过往温暖、研究传统文化的画作将在胡同美术馆展出……
“这里是个文化宝藏,这些叔叔阿姨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挖掘的文化故事,很多文化资源可以传播出去,最终帮助白塔寺地区的发展。”刘伟说,在他看来,白塔寺会客厅已经成了向外界展示地区风貌、输出人文产品的窗口。
“我们办会客厅,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结果,让大家有聊天的地儿,找到人情味是现在已经能看到的结果,而作为窗口,代表白塔寺、表达白塔寺、接待来白塔寺的客人是会客厅的另一个开始显现的结果。”
他期待未来,会客厅能孵化出更多体现白塔寺文化价值的社团;作为会客厅的主人,老街坊们能在这里接待更多来白塔寺参观的客人。
一座启示多方合作的平台
“白塔寺再生计划”将于今年9月底举办的2018年北京国际设计周上推出名为“暖城行动”的新主题,“从白塔寺会客厅出发,但不局限于会客厅,各种社会资源都可以参与进来,提交服务白塔寺地区建设的项目,共同让街区变得更有温度”
现在,白塔寺会客厅已经成了一个汇聚各类资源、促成多方合作的平台。从表层看,这里聚集了各具所长的民间人才和最接地气的市井智慧与情感,而从内核上说,这家会客厅自身也是多方资源合作搭建的成果。
作为西城区民政局开展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建设的创新项目之一,同时,也作为华融金盈主导的更新改造白塔寺片区的“白塔寺再生计划”的一部分,白塔寺会客厅背后,是西城区民政局、新街口街道办提供扶持政策与引导资金,华融金盈提供场地及社区资源,刘伟的团队提供策划设计和实施运营,这样一个多元主体协调联动的社区治理新模式。
这种模式为会客厅各项工作的展开提供了保障,以“微庙会”的成功举办为例,从街坊们提出要再现老庙会,到实际办成一场连续8天,包含6项传统文化项目、2场曲艺戏曲专场演出和2次文化巡游的活动,仅仅用时一个月左右,“效率不是一般的高。”刘伟说,“各相关方瞬间就组合到一起,有的拿钱,有的拿场地,有的提供政策层面的支持,我们是组织居民参与,如果没有多元主体的合力作前提,这是不可能的事。”
在这些实践基础上,“白塔寺再生计划”将于今年9月底举办的2018年北京国际设计周上推出名为“暖城行动”的新主题,“从白塔寺会客厅出发,但不局限于会客厅,各种社会资源都可以参与进来,提交服务白塔寺地区建设的项目,共同让街区变得更有温度。”田娜介绍。
“设计周期间,我们会把这些项目列出清单,写明是什么内容、需要哪种资源等信息,公布给大家,协助相关方找到组合在一起的途径,让资源匹配更精准、社区建设更有效率。”刘伟说,“就像会客厅的筹建是多元主体合力建成的,白塔寺地区未来的更多项目都会是这样一种合作的形式,到时,会客厅会是各资源方沟通的主要场所之一。”
开放运营近一年,白塔寺会客厅已为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多元参与社区治理、打造胡同社区新生态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与创新思考,为居民们带回了怀念中的温情,也成为白塔寺地区逐渐被认可的新地标。
但作为会客厅的主要设计者,刘伟认为,这一模式还远谈不上成熟,有太多工作还处于实践初期。他在透露未来计划时有所保留,但却颇具信心,认为目前来看,没有什么实质性阻碍。他预测会客厅达成预期效果需要3年左右,届时,积累出的经验与规律将可推广至其他地区老城更新与社区复兴的工作中。
“用旧的温暖,过新的日子”,这是白塔寺会客厅成立最初的宣言,刘伟说,这个目标从来没变,这不是一种怀旧,而是一种美好,“我们现在正在做和计划做的每一件事,最终都是为了达成这一目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