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旧版 2018年08月2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调查·观察
16 16/16 15 16 ****处理标记:[Page]时,数据源为空。 ****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1500元买篇论文,自主招生谁在“走门道”?
· 买装修送房子?南昌限价楼盘“高价装修”藏乾坤
· 谁助长了自主招生造假之风

  相关文章: 
谁助长了自主招生造假之风

( 2018-08-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调查·观察
 
  诚信,是高考不能突破的底线。然而,自主招生背后的种种乱象已突破底线,严重动摇公众对高考公正、公平的信心,必须采取措施,彻底斩断黑色利益链,坚决维护自主招生公信力。
 
  高校通过论文和专利考察学生的学术潜能,出发点本来很好,却演变成造假重灾区。表面上看,这是高校自主招生的乱象,实质上却是家长、学生、学术期刊、商业机构等共同构成的畸形黑色利益链。
 
  本应成为论文标尺的学术期刊公然提供代写、代发服务。所谓的咨询辅导机构瞅准商机,把造假做成一门生意,甚至不惜假冒高校名义欺骗学生、家长;一些家长、学生对此心知肚明,却又趋之若鹜……在这条利益链上,似乎只要丢掉诚信,每个环节都能各取所需。
 
  但是,以丧失诚信的歪门邪道铺就的“成才之路”,怎么可能是一条坦途?
 
  令人稍感欣慰的是,不少高校通过严格的甄选程序将一些造假考生挡在了门外,还有不少高校已经取消了对论文、专利的要求,或者降低了论文、专利在初审中的重要性。
 
  不过,高校甄选毕竟是被动防御,要更加有效地维护高考诚信底线,重建部分公众对自主招生的信任,更需要高校和招生主管部门主动出击。一方面,要制定更加科学完善的自主招生选拔体系;另一方面,要对炮制、提交虚假材料者,施以必要的惩戒。
 
  实际上,教育部于2017年曾下发通知,要求严厉打击自主招生中的证书、发明、专利、论文买卖和造假等违规违纪行为,坚决斩断“利益链条”,并明确提出“对查实提供虚假申请材料的考生,取消其高考相应资格”。
 
  然而,在现实操作中,相较于不难发现的自主招生论文造假,涉嫌造假者被严厉惩戒的案例仍显得寥寥。不管是出于对考生的恻隐之心,还是出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客观上,这种“心软”助长了自主招生材料造假之风。
 
  自主招生“黑幕论”的出现反映出公信力危机。从某种角度来看,这是对造假者惩处不力的恶果显现,如果任其发展,将危及公众对高考改革的信心。
 
  无惩戒,不诚信。当造假者头上高悬的利剑落下,邪门歪道铺就的捷径就会成为绝路,诚信这道关,才真正不可逾越。
 
(本报记者李亚楠、袁汝婷)
 
 

谁助长了自主招生造假之风

( 2018-08-24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调查·观察
  相关文章: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每日电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每日电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每日电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