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旧版 2018年08月2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中国新闻
8 3/8 2 3 4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国办印发意见,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
· 校外培训教什么?怎么教?咋监管?
· 悦读上海,擦亮文化金字招牌
· 群众文艺点亮“广场夜生活”
· 勿让个人信息泄露“尾大不掉”
· 四部门打击虚开发票骗取退税行为
· 山东:850余名涉黑涉恶人员投案自首

  相关文章: 
勿让个人信息泄露“尾大不掉”

( 2018-08-2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中国新闻
 
  
■新华时评


 
  最近,有消费者反映骚扰电话出现了新花样,对方一开口就称自己是茅台酒厂的,免费请你品尝酒水,只需付快递费10元和保价费29元……直接进行小额诈骗。更为惊讶的是,有的骚扰者不仅知道你刚买了房,还知道你有多少房贷。
 
  从“误打误撞靠运气”到“精准定制有底气”,骚扰电话这些情况的出现,提醒人们必须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否则你的个人隐私、账户安全等出现敞口而你却被蒙在鼓里。
 
  近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等先后公布了《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关于依法惩处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活动的通知》等,网络安全法也于2017年6月在全国实施。这些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公民个人电子信息,不得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公民个人电子信息。
 
  然而,信息泄露的速度并未迟滞。有数据显示,仅2017年1月至10月,国内网站共可能泄露信息51.2亿条。
 
  为此,公民个人要加强自身信息的安全保护,掌握公民个人信息的单位和企业要严控个人信息泄露;同时,公安、司法和网络监管部门要严厉打击倒卖个人信息的违法犯罪活动,以遏制公民个人信息泄露蔓延之势。
 
  (记者颜之宏)据新华社厦门8月22日电
 
 

勿让个人信息泄露“尾大不掉”

( 2018-08-23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中国新闻
  相关文章: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每日电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每日电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每日电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