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家门口打工的留守老人 |
|
|
( 2018-07-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调查·观察 |
|
大家都在讲农村凋敝,但在深度贫困地区,我看到了凋敝的另一面。 在缺少年轻劳动力的贫困山村,村村成立集体经济合作社,办起或大或小的产业,被媒体定义为“留守”“空巢”老人的村民,在家门口找到了打工机会。
他们年龄大多在50岁到70岁之间,还有一些超过70岁,甚至80岁。通过务工,这些老人每天有50元~80元的收入。换个角度看,这些老人在家门口打上一到两个月的工,就可以脱贫。
80岁的务工老人不多,有时我下乡调研会问一问,但从没有在劳动现场见过。一些乡镇担心老人岁数太大,怕出意外,会为他们找一些轻松点或者“安全”点的工作岗位。但不会劝退,因为扶贫也是扶勤,要保护所有贫困户的务工积极性。
我下乡调研,遇见过一位76岁的务工老人。老人每天从山下坐车上山,午饭就在山上吃。原本老夫妻两个人都在村里打工,但老爷子身体不太好,没坚持下来。
刚开始,老太太要上山务工,大家都劝她,怕她受伤。她说如果自己摔坏了,不让任何人负责。
老太太以前是村里的妇女主任,闲不住。后来她的儿子从城里回来,又劝她不要上山务工,儿子提醒她,如果缺钱花就跟自己说,这些年养儿养女很辛苦,现在该休息了。但是老太太不这么看,坚持要找点事情干。
老太太现在山上和一群村民负责养羊、种烤烟、种树。大家考虑到她的年龄大,会安排别人挖坑,让她来栽树。但干起农活来,老太太从不示弱。
她说以前最苦最累的时候,是土地刚从集体分到个人那会儿,因为当地缺水,所以种田要看天,晚上下了雨,那晚上就要赶紧把田种上,当时家里20多亩地,非常辛苦。
现在老太太很开心,她觉得现在跟以前比,政策好,打工机会多了,尤其是交通好,现在上山可以坐车,以前可不行。
在我挂职帮扶的地区,不仅村村成立合作社,而且很多乡镇引入外地龙头企业合作,有些产业规模做得很大。每天早晨,大批的村民们会到山坡上坐等务工,只要天气允许,年轻一点的村民会给大家分组,依次到不同的地方务工。
我和同事写过一篇报道《造血式扶贫,1个月干出过去1年的收益》,发表在《新华每日电讯》上。报道讲述了65岁的贫困户邓宗芝,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但靠在家门口的合作社打工,一个月能挣到两千多块钱,比过去种玉米一年的收入都高。
换个角度看,产业扶贫不止改变了贫困乡村的面貌和贫困户的收入,随之发生的更重要的改变是贫困户思维上的变化。
过去贫困户靠山吃山,把自己的一片田看得比命都重要,而且按照沿袭下来的传统方式耕种非经济作物,非常辛苦,但收益很低。而且不管帮扶干部怎么帮着他算账做解释工作,有些贫困户就是不愿意接受“变化”。对他们来说,变化往往意味着风险。
像邓宗芝这样的贫困户,不会写字,也不关注外边的世界,但他们开始试着接受“变化”。他们不仅通过在合作社务工提高了收入,实现直接脱贫,而且通过在合作社务工,通过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经营,他们看到“变化”所带来的收益,慢慢读懂了这背后的逻辑。而这种带动效应,对于深度贫困地区而言,意义重大。
|
|
家门口打工的留守老人
|
|
|
|
( 2018-07-13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调查·观察 |
|
|
|
家门口打工的留守老人 |
|
|
( 2018-07-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调查·观察 |
|
大家都在讲农村凋敝,但在深度贫困地区,我看到了凋敝的另一面。 在缺少年轻劳动力的贫困山村,村村成立集体经济合作社,办起或大或小的产业,被媒体定义为“留守”“空巢”老人的村民,在家门口找到了打工机会。
他们年龄大多在50岁到70岁之间,还有一些超过70岁,甚至80岁。通过务工,这些老人每天有50元~80元的收入。换个角度看,这些老人在家门口打上一到两个月的工,就可以脱贫。
80岁的务工老人不多,有时我下乡调研会问一问,但从没有在劳动现场见过。一些乡镇担心老人岁数太大,怕出意外,会为他们找一些轻松点或者“安全”点的工作岗位。但不会劝退,因为扶贫也是扶勤,要保护所有贫困户的务工积极性。
我下乡调研,遇见过一位76岁的务工老人。老人每天从山下坐车上山,午饭就在山上吃。原本老夫妻两个人都在村里打工,但老爷子身体不太好,没坚持下来。
刚开始,老太太要上山务工,大家都劝她,怕她受伤。她说如果自己摔坏了,不让任何人负责。
老太太以前是村里的妇女主任,闲不住。后来她的儿子从城里回来,又劝她不要上山务工,儿子提醒她,如果缺钱花就跟自己说,这些年养儿养女很辛苦,现在该休息了。但是老太太不这么看,坚持要找点事情干。
老太太现在山上和一群村民负责养羊、种烤烟、种树。大家考虑到她的年龄大,会安排别人挖坑,让她来栽树。但干起农活来,老太太从不示弱。
她说以前最苦最累的时候,是土地刚从集体分到个人那会儿,因为当地缺水,所以种田要看天,晚上下了雨,那晚上就要赶紧把田种上,当时家里20多亩地,非常辛苦。
现在老太太很开心,她觉得现在跟以前比,政策好,打工机会多了,尤其是交通好,现在上山可以坐车,以前可不行。
在我挂职帮扶的地区,不仅村村成立合作社,而且很多乡镇引入外地龙头企业合作,有些产业规模做得很大。每天早晨,大批的村民们会到山坡上坐等务工,只要天气允许,年轻一点的村民会给大家分组,依次到不同的地方务工。
我和同事写过一篇报道《造血式扶贫,1个月干出过去1年的收益》,发表在《新华每日电讯》上。报道讲述了65岁的贫困户邓宗芝,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但靠在家门口的合作社打工,一个月能挣到两千多块钱,比过去种玉米一年的收入都高。
换个角度看,产业扶贫不止改变了贫困乡村的面貌和贫困户的收入,随之发生的更重要的改变是贫困户思维上的变化。
过去贫困户靠山吃山,把自己的一片田看得比命都重要,而且按照沿袭下来的传统方式耕种非经济作物,非常辛苦,但收益很低。而且不管帮扶干部怎么帮着他算账做解释工作,有些贫困户就是不愿意接受“变化”。对他们来说,变化往往意味着风险。
像邓宗芝这样的贫困户,不会写字,也不关注外边的世界,但他们开始试着接受“变化”。他们不仅通过在合作社务工提高了收入,实现直接脱贫,而且通过在合作社务工,通过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经营,他们看到“变化”所带来的收益,慢慢读懂了这背后的逻辑。而这种带动效应,对于深度贫困地区而言,意义重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