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民生 |
8 |
6/8 |
5
|
6
|
7
|
>
|
>| |
|
|
PDF版 |
|
|
|
|
着力提升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
上海迈向建设“卓越全球城市”新征程 |
|
|
( 2018-06-2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民生 |
|
党的十九大以来,上海的一系列新作为令人瞩目:
优化营商环境,以“革命性再造”的决心,推进“一网通办”政务服务;打响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构筑城市发展战略优势;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在全市范围以“大调研”激活“大开放”“大创新”……
举网以纲,千目皆张。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李强说,上海的发展重在提升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把功能做强,体现集聚辐射效应。聚焦重点,乘势而上,上海阔步迈向建设卓越全球城市的新征程。
明确发展主线 力争战略主动
上海自贸区最近迎来一个新成员。英资背景的怡和保险经纪公司不仅将总部搬至上海,还获批扩大经营范围,可以为中国大陆所有公司及个人提供全方位的风险咨询、员工福利和保险经纪服务。
立足上海,服务全国甚至全球,正在成为很多新落沪企业的优先选项。无数个像怡和这样的“经济细胞”,为上海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打下了生动注脚。
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为何关键?观世界大势,这是城市演化的普遍规律。从威尼斯、阿姆斯特丹的率先兴起,到伦敦、曼彻斯特的后来居上,再到纽约、东京的脱颖而出。在城市兴衰史上,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是首要因子,是真本事。
“纽约的钱并不是只来自纽约人,也绝不是只给纽约人用,而是汇聚全球资本,再给全球用。”经济学家周其仁说,给予别人的越多,自己的影响力反而越大,“上海要走的就是这么一条全球城市之路。”
看自身发展,这是上海承担新时代新使命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经济规模和综合实力跃居全球前列,需要建设与之相匹配的全球城市,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
最近在上海召开的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提出把长三角建设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这其中,需要上海发挥关键的龙头带动作用。
“龙头城市主要看能级。有能量才能辐射,有能力才能带动。”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发改委主任马春雷说,上海抓紧建设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五大中心”,正在打造的服务、制造、购物和文化“四大品牌”,出发点就是发挥高端要素市场相对齐全发达的优势,全力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使长三角在世界经济版图上有更大的话语权和更强的竞争力。
值得注意的是,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并不是单打一的指标。无论是沿用已久的GDP和人口总量,还是备受关注的独角兽和上市公司数量,都只是城市发展的一个侧面。
“评价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应是多维度、综合性和长周期的,最终要以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来说话。”上海市委副秘书长、市委研究室主任康旭平说,只有抓住这根主线久久为功,上海才能赢得未来发展的战略主动。
围绕核心功能 再聚焦再提升
明确了城市发展主线,还要找准主攻方向。在周其仁看来,全球城市竞争激烈,谁也不可能面面俱到。上海要聚精会神,做其他城市做不了或难做好的事。
经过多方论证、反复酝酿,围绕城市核心功能、聚焦关键重点领域,全面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上海下一步发展的“5+8”路线图逐渐清晰:
——立足当下,推动“五大中心”建设取得新突破。比如,国际经济中心建设的一个发力点,是提高“经济密度”。市委书记李强在多个场合表示,上海淡化GDP,不是不要GDP,而是要更高质量的GDP。提高“经济密度”、以亩产论英雄,正是追求更高质量GDP的途径之一。
在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策源能力”被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瞄准世界脑科学研究前沿,今年5月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在张江实验室揭牌。中科院院士、张江实验室主任王曦说,基础研究是科学体系的源头。实现从0到1的创新、产出一批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的原创成果,关键看基础研究的厚度。
——着眼未来,在品牌建设、对外开放、全球网络等八个方面打造新高地。近期,打响“上海制造”品牌传来喜讯:工信部明确,在上海建设集成电路和智能传感器等两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以提升产品服务的创新含量为抓手,上海积极打造有国际标识度的上海品牌新高地。
47部世界首映,84部亚洲首映;对标“世界顶级”,成立“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刚刚闭幕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再次刷新纪录。本届电影节金爵奖主竞赛单元评委会主席姜文说,上海国际电影节不仅属于中国,更属于世界。
除了国际电影节,下半年上海还将迎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一系列重磅盛会。发挥盛会的辐射和溢出效应,上海计划建设一系列高能级的载体平台,吸引全球高端要素加快向上海集聚。
深化改革开放 解答时代之问
“清运车多长时间来一次?配备了多少专用车辆?是分开运还是混合运?”今年5月底,上海市市长应勇走进杨浦的一个老小区,了解垃圾分类机制。应勇说,做好垃圾分类工作,既是推进上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超大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重要环节。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必须一件件实事去抓,一项项短板去补。通过面向全球、面向未来,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既重视硬实力,又关注软环境,是上海在提升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方面的基本原则。从架空线的整治,到地铁的安全运行,再到垃圾分类处理,今年上海在精细化管理方面,拿出了当年搞城市建设的劲头,力求让所有工作生活在上海的人们,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带来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使上海成为具有国际吸引力的宜居之都。
始终用改革开放的思路和办法,来解决制约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提升的瓶颈难题。今年是浦东开发开放28周年,“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成为这片热土上最响亮的声音。
浦东的生物医药产业全国知名。过去,企业的研发成果要变成生活中的“灵丹妙药”,曾经路途漫漫。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翁祖亮说,通过制度创新,浦东将药品上市许可与生产许可“解绑”,让创新企业专注于研发,做出的新药交给有资质的企业生产,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大大提升。
“10年、20年后,上海拿什么参与全球合作竞争?”——在多个场合,这个发问引起了上海干部群众的深深思考。
坚持对标顶级、创造一流,对自身发展进行再审视、再明确、再提升,一幅蓝图呼之欲出:
通过近5年的努力,使得上海的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大幅提升。在此基础上,再用5年左右,使得上海在全球城市网络中具有较大影响力。到2035年,上海要成为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卓越全球城市。
以舍我其谁的决心、只争朝夕的状态,将蓝图变为现实,上海正踌躇满志、奋楫争先。
(记者姜微、何欣荣、姚玉洁)
|
着力提升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
上海迈向建设“卓越全球城市”新征程
|
|
|
|
( 2018-06-27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经济·民生 |
|
|
着力提升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
上海迈向建设“卓越全球城市”新征程 |
|
|
( 2018-06-2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民生 |
|
党的十九大以来,上海的一系列新作为令人瞩目:
优化营商环境,以“革命性再造”的决心,推进“一网通办”政务服务;打响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构筑城市发展战略优势;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在全市范围以“大调研”激活“大开放”“大创新”……
举网以纲,千目皆张。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李强说,上海的发展重在提升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把功能做强,体现集聚辐射效应。聚焦重点,乘势而上,上海阔步迈向建设卓越全球城市的新征程。
明确发展主线 力争战略主动
上海自贸区最近迎来一个新成员。英资背景的怡和保险经纪公司不仅将总部搬至上海,还获批扩大经营范围,可以为中国大陆所有公司及个人提供全方位的风险咨询、员工福利和保险经纪服务。
立足上海,服务全国甚至全球,正在成为很多新落沪企业的优先选项。无数个像怡和这样的“经济细胞”,为上海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打下了生动注脚。
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为何关键?观世界大势,这是城市演化的普遍规律。从威尼斯、阿姆斯特丹的率先兴起,到伦敦、曼彻斯特的后来居上,再到纽约、东京的脱颖而出。在城市兴衰史上,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是首要因子,是真本事。
“纽约的钱并不是只来自纽约人,也绝不是只给纽约人用,而是汇聚全球资本,再给全球用。”经济学家周其仁说,给予别人的越多,自己的影响力反而越大,“上海要走的就是这么一条全球城市之路。”
看自身发展,这是上海承担新时代新使命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经济规模和综合实力跃居全球前列,需要建设与之相匹配的全球城市,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
最近在上海召开的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提出把长三角建设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这其中,需要上海发挥关键的龙头带动作用。
“龙头城市主要看能级。有能量才能辐射,有能力才能带动。”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发改委主任马春雷说,上海抓紧建设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五大中心”,正在打造的服务、制造、购物和文化“四大品牌”,出发点就是发挥高端要素市场相对齐全发达的优势,全力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使长三角在世界经济版图上有更大的话语权和更强的竞争力。
值得注意的是,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并不是单打一的指标。无论是沿用已久的GDP和人口总量,还是备受关注的独角兽和上市公司数量,都只是城市发展的一个侧面。
“评价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应是多维度、综合性和长周期的,最终要以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来说话。”上海市委副秘书长、市委研究室主任康旭平说,只有抓住这根主线久久为功,上海才能赢得未来发展的战略主动。
围绕核心功能 再聚焦再提升
明确了城市发展主线,还要找准主攻方向。在周其仁看来,全球城市竞争激烈,谁也不可能面面俱到。上海要聚精会神,做其他城市做不了或难做好的事。
经过多方论证、反复酝酿,围绕城市核心功能、聚焦关键重点领域,全面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上海下一步发展的“5+8”路线图逐渐清晰:
——立足当下,推动“五大中心”建设取得新突破。比如,国际经济中心建设的一个发力点,是提高“经济密度”。市委书记李强在多个场合表示,上海淡化GDP,不是不要GDP,而是要更高质量的GDP。提高“经济密度”、以亩产论英雄,正是追求更高质量GDP的途径之一。
在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策源能力”被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瞄准世界脑科学研究前沿,今年5月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在张江实验室揭牌。中科院院士、张江实验室主任王曦说,基础研究是科学体系的源头。实现从0到1的创新、产出一批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的原创成果,关键看基础研究的厚度。
——着眼未来,在品牌建设、对外开放、全球网络等八个方面打造新高地。近期,打响“上海制造”品牌传来喜讯:工信部明确,在上海建设集成电路和智能传感器等两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以提升产品服务的创新含量为抓手,上海积极打造有国际标识度的上海品牌新高地。
47部世界首映,84部亚洲首映;对标“世界顶级”,成立“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刚刚闭幕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再次刷新纪录。本届电影节金爵奖主竞赛单元评委会主席姜文说,上海国际电影节不仅属于中国,更属于世界。
除了国际电影节,下半年上海还将迎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一系列重磅盛会。发挥盛会的辐射和溢出效应,上海计划建设一系列高能级的载体平台,吸引全球高端要素加快向上海集聚。
深化改革开放 解答时代之问
“清运车多长时间来一次?配备了多少专用车辆?是分开运还是混合运?”今年5月底,上海市市长应勇走进杨浦的一个老小区,了解垃圾分类机制。应勇说,做好垃圾分类工作,既是推进上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超大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重要环节。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必须一件件实事去抓,一项项短板去补。通过面向全球、面向未来,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既重视硬实力,又关注软环境,是上海在提升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方面的基本原则。从架空线的整治,到地铁的安全运行,再到垃圾分类处理,今年上海在精细化管理方面,拿出了当年搞城市建设的劲头,力求让所有工作生活在上海的人们,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带来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使上海成为具有国际吸引力的宜居之都。
始终用改革开放的思路和办法,来解决制约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提升的瓶颈难题。今年是浦东开发开放28周年,“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成为这片热土上最响亮的声音。
浦东的生物医药产业全国知名。过去,企业的研发成果要变成生活中的“灵丹妙药”,曾经路途漫漫。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翁祖亮说,通过制度创新,浦东将药品上市许可与生产许可“解绑”,让创新企业专注于研发,做出的新药交给有资质的企业生产,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大大提升。
“10年、20年后,上海拿什么参与全球合作竞争?”——在多个场合,这个发问引起了上海干部群众的深深思考。
坚持对标顶级、创造一流,对自身发展进行再审视、再明确、再提升,一幅蓝图呼之欲出:
通过近5年的努力,使得上海的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大幅提升。在此基础上,再用5年左右,使得上海在全球城市网络中具有较大影响力。到2035年,上海要成为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卓越全球城市。
以舍我其谁的决心、只争朝夕的状态,将蓝图变为现实,上海正踌躇满志、奋楫争先。
(记者姜微、何欣荣、姚玉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