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旧版 2018年06月1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乡村振兴
8 4/8 3 4 5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村官”重返学堂,为乡村治理“开脑洞”
· 干旱村庄迎来 “解渴 ”夏天
· 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 穷葫芦套变 “宝葫芦”
· 种起红树莓 结出幸福果
· 从运动场讲起的衢州乡村振兴故事

  相关文章: 
云南临沧与高校合作开展“村干部学历提升计划”
“村官”重返学堂,为乡村治理“开脑洞”

( 2018-06-1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乡村振兴
 
  新华社昆明电(记者许万虎)37岁的毕文斌刚当上“村官”时,觉得农村工作无非是和乡亲们打交道,难不到哪去。谁知上任不久他便发现,情况与自己料想的恰恰相反。

  “大大小小的琐事迎头砸过来,小到调解村邻纠纷,大到谋划村民经济,有时照顾了这家,又得罪了那家。”2004年,毕文斌当选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德党镇勐汞村委会主任后,日子过得并不轻松。

  毕文斌说,为村民做大事小事都是应该的,但他就怕面对纠纷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我文化水平不高,解决村民间矛盾,常常找不准法律依据,经常有人口服心不服。”

  永德县地处西南边陲,贫困程度深,当地村干部学历水平普遍偏低,乡村治理能力比较有限。2015年,县里与云南开放大学合作,试点开展“村干部学历提升计划”,希望借此帮助一线的乡村治理者们克服“本领恐慌”。

  实用法律知识、农业实用技术、经营管理知识……专业教师团队为学员量身定制的一系列课程颇受欢迎,村干部们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修高等院校专科及以上学历课程,拿到相应文凭。

  毕文斌当时就报了名,特意选择了法律事务专业。当了这么多年“村官”,源自人情面子的苦头他没少吃。“我心里最清楚,法律法规是真正服众的‘准绳’,要让它慢慢深入人心。”他说。

  “在线学习时间灵活,还有教师全程辅导。”平日里忙于基层事务分不开身,毕文斌常挑灯夜战为自己“充电”。“学一遍记不住就想办法背下来,实在不行,上实践课时运用一两次就会了。”

  一堂课也不缺席,毕文斌最终修满学分、顺利毕业,他的“村官”之路也迎来“全新体验”。“不背人情债,一身轻松。”他说,依法处理、有理有据,村干部调解纠纷的底气足了,村民的怨言也少了。

  生活在乡土人情社会的大山村民,面对严肃的法律法规,难免需要一定的适应期。“但法律讲得多了,一来一去,越来越多人开始明白了。”毕文斌说。

  “村干部学历提升计划”门槛儿不高,具备学习能力、肯学爱学就行,且大部分学费由云南开放大学和各县财政联合补助。眼下,临沧市8个县(区)、936个村已有2300余人注册入学。除了选修法律知识,村干部最钟情的是农村经济管理课程。

  临沧市双江县勐勐镇彝家村党总支书记王顺斌当了好些年“村官”,平时看到各地新闻里的农村致富经总是心痒痒,“没事儿就寻思着如何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虽然拥有丰富的农村工作经历,但只有初中文凭的王顺斌时常感到知识匮乏,做工作也放不开手脚。“进学堂不仅是为了拿文凭,而是要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能力,解决村里产业支撑不足、发展后劲乏力的问题。”他说。

  随着学习不断深入,王顺斌对自己脚下再熟悉不过的土地有了新的认识。“传统农业过于粗放,规模小、效益低。烤烟、甘蔗、畜牧养殖等特色技能课程告诉我,我们村还有新的出路和机会。”他说。

  很快,王顺斌带领村干部研讨方案,请专家评估产业转型的可行性。不久,一套兼顾短期和长期效益的种养模式在村里兴起。

  “理论+实操”的特色农业技能课程让他对未来信心满满。如今,村里依托重点产业,注册成立了各类专业合作社,还通过引入“股份合作制经济”模式,盘活了农村资产资源,进一步充实村民的钱袋子。

  “目前,全村建成产业基地近2万亩,村集体收入达7万元。”眼看着从前的“空壳村”朝着“殷实村”转变,王顺斌笑着说,“村干部要做村民致富的‘领头雁’。”

 

云南临沧与高校合作开展“村干部学历提升计划”
“村官”重返学堂,为乡村治理“开脑洞”

( 2018-06-19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乡村振兴
  相关文章: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每日电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每日电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每日电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