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旧版 2018年06月1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草地周刊
16 12/16 11 12 13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屈子何寻
· 明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相关文章: 
明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 2018-06-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周刊
 
  
吴重生


  “明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诗仙李白的这句诗,给了剡溪一个永生的灵魂,也牵引着我的情愫。阳春三月,我和张抗抗老师从杭州百越文化创意发布会现场出发,去往嵊州,共赴诗友若凡一年前的文化之约。

  以性别来区分两条江,是嵊州人民的创造。狭义的剡溪由南来的澄潭江和西来的长乐江汇流而成。水流湍急的澄潭江被称为“雄江”,而水流缓和的长乐江被称为“雌江”。春季山洪暴涨,一刚一柔的两条江在巍巍青山之中交合,在中间形成一股银色带状水流,南面浑浊如黄河,北面清澈似长江,形成“一江双流”的奇观。临深潭以澄怀,见北江而长乐。如果说,澄潭江是移山凿路的嵊州男子,那么,长乐江则是击水歌唱的越女。 

  古剡县在今嵊州和新昌境内。有封建统治者认为“剡”字有火有刀,不祥,遂改“剡县”为“嵊县”。然,他们改了县名,却忘了改溪名,剡溪水得以流淌至今。刀耕火种之溪,坐落于乘山而来之州,岂非神来之笔?而嵊州的先民们,采石为火,以溪为径,唱着山歌从远古逶迤而来。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嵊州之美,美在山水,更美在人文。早在东晋时代,嵊山剡水就遐迩闻名:隐居金庭山的书圣王羲之、著屐登云梯的山水诗鼻祖谢灵运,在这里掀起了一场影响深远的文艺风潮。这场被后世称为“魏晋风骨”的中华文化塑魂行动,给了嵊州一块绯红的文化胎记。剡溪可以说是一条不折不扣的文化之溪,流淌的是文化,传播的是文明。晋王子猷雪夜访戴逵的故事,使剡溪声名日隆。据考,仅吟咏剡溪的唐诗就有1000多首。除诗仙李白以外,大诗人杜甫、孟浩然等均在剡溪畔留下了他们的光辉诗篇。

  “剡”“溪”两字相依相伴了两千多年,已成为“水火相容”的典范。剡溪可以说是一条吉祥之溪、爱情之溪。同行的钱良钗老师介绍说,剡溪至上虞与曹娥江相接。历史上著名的孝女曹娥,就是喝剡溪水长大的。嵊州与诸暨同属会稽郡,与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亦有渊源。晚唐张读在《宣室志》一书中记载:“英台,上虞县祝氏女,伪为男装游学,与会稽梁山伯者同肄业……”。拂去历史的烟云,你看,彩蝶翩翩,梁山伯与祝英台,正在剡溪江畔吟诗作赋,流连忘返呢!

  两晋之后,北方战乱,王、谢等世家纷纷南下,进入越、嵊等地隐居。当时有“剡”字“两火一刀可以逃”之说,因剡地僻静、民风纯朴、物产丰饶而成为文人名士讲学著述、绛帐授徒的理想之地,逐渐形成了嵊州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越剧就是建立在这种底蕴之上的一种文化表达方式。唯美典雅的越剧,如九曲连环的剡溪水一般,令人回味,引人遐想。

  我们的春天之约,与其说是来看越剧的,不如说是来“听”剡溪的。剡溪水潺潺,流过汉唐,流过宋元和明清,沉淀下来无数灿烂的文化记忆。我真想潜入剡溪水中,摸一摸脚底的溪石。或者保持仰泳的姿势,看一看嵊州的天空,有哪些白云会与我邂逅?杜鹃花开的声音,一定与花骨朵上朝露滑落的声音相似。 

  古嵊州人用刀劈水,用火烧水,因此,这剡溪水是有血性的,是有温度的。这种血性就是嵊州人的阳刚之气,这种温度就是热爱家乡的炽热情怀。当代嵊州名人马云、宋卫平和茅威涛无疑就是这样的人。

  在百越文化创意发布会现场,张抗抗老师在发言时自称是“茅威涛的粉丝”,而一起为“百越”站台的企业家马云和宋卫平则是地地道道的“越剧迷”。如果说嵊州人宋卫平投资打造“越剧小镇”,是想借助钢筋混凝土把乡音建造成“凝固的音乐”,那么,越剧表演艺术家茅威涛领衔创办“百越”公司,则是为了让中国的“戏剧之花”开遍全世界。

  草长莺飞的季节,剡溪两岸开满了红色的杜鹃花。在欣赏了施家岙的古戏台和越剧小镇的风情之后,我们便去若凡的画室,共同完成了一幅国画《三友图》。我提笔落款:“戊戌春分后十日,余客嵊州,与鹊屏良钗二君会于西白山下剡溪江畔,兴之所至,泼墨挥毫。重生画兰,鹊屏写竹,良钗补石,重生题于灯下。时抗抗先生在右。”右下角有“乾坤清气、抗抗题”六字。张抗杭老师自称提毛笔为国画作品题款还是第一次。物以稀为贵,此图被画室主人若凡收藏,令旁人羡煞也。

  接下来便进入“斗诗”环节,主持人宣布“规则”:不论平仄,无关韵律,意趣为上,诗中隐含人名为佳。

  “风从嵊州静,江入四明无。忽然有群仙,山左欲比诗”。我抛砖引玉。若凡和诗一首:“春来剡溪红,花多不胜览。人间有此景,执手为君看”。钱良钗接着和:“欢乐聚一堂,越女庆重生”。向导赵静又和:“明月歌中挂,越韵诗里香”。

  最后,由若凡写新诗一首作为压轴:“……所有的等待/在你回转的路上生成别离/已悄悄贴上了春天的邮票/从春天出发回到春天/是东风的旅途也是你来剡溪的路径”。


 

明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 2018-06-15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草地周刊
  相关文章: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每日电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每日电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每日电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