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地周刊 |
16 |
11/16 |
10
|
11
|
12
|
>
|
>| |
|
|
PDF版 |
 |
|
|
|
|
南京的雨 |
|
|
( 2018-06-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周刊 |
|
王军
没去过南京,不知南京的雨是什么样子。在心里,总是念叨、总是惦记,细数着南京的雨,渴望心身轻闲的时候抽空去一趟,身临其境地领略一下,那场雨的伤痕,雨的倾诉,雨的坚强生命……
一年前的今天,我去了一趟南京,说是去看一看、转一转。其实,是了却心里的那个惦念。那天,战友接我时有些埋怨,他接过手中的包对我说:“黄土快埋到舌头了,你才来南京。”我无奈地冲着他,“真想来,总是抽不开身。”接着又补上一句:“不知明日有雨不。”
战友是地道的南京人,祖祖辈辈都住在那里。对雨,没那么稀奇,也没那么心恋物究,揪心难眠。可战友向我诉叙南京城外那场雨天里的浩劫,让我揪心了二十多年,也让我二十多年来在有雨没雨的天气里,站在异地想倾听雨的声音、雨的叹息、雨的抗争与惊怒。于是,心里总是泛起南京城里城外那段一幕幕血风的雨、命运多舛的雨,那段贫穷的凌欺、落后的辱掠,历史难以抹平的雨。
那是在一个小城,战友听说我在那里工作,大老远跑过来看我,说是叙叙旧。那夜,我俩话长捻短、言古扯今、东谈西语,不知什么时候聊起家乡的事。
那个历史的故事,是战友的爷爷讲给他的父亲听的,后来他的父亲又把雨天里的故事传给了他,他时常愤怒地又讲给身边的战友。
那年,南京被鬼子兵攻陷已有多日。那天,天在下雨,杀戮奸淫的淫威声在城里每个角落让人毛骨悚然。在逃命的躲藏中,他的爷爷见七八个鬼子兵在城外不远处,用刺刀一连挑了四五个逃不动的老人、妇女和孩子,见血从刺进的刺刀里直喷出来,血在刀刃上不断地滴流着,在雨水的淋落下,溅在地上像天上下起的“血雨”,瞬间地面上、墙角旁、石阶中、尸堆里,红红的,一淌一淌的。那天,这帮兽行的鬼子兵在雨中,一个孩子也没放过。一时间,那雨,像上帝丢失的魂,让无助的百姓在兽行的枪刺下,只能把怒吼的血喷了出来,洒在雨地里,任雨冲打,任风呼叫,任人宰割;那雨,像是告诫善良的中国人,贫穷哪有说理,软弱自遭凌欺啊。
那天,雨水染遍了南京的城池,见证了一场惨绝人寰的血腥屠杀与掳掠奸淫;那天,雨水染遍了一代代人的记忆,让无数支离破碎的家庭,在难填心里的那条历史的沟壑中,酝酿生命的翅膀,在风雨中坚挺着民族的脊梁。
我也恰巧赶上了南京的雨。早晨,起得很早,走出宾馆见街上地面很湿。抬头见天,有些雨雾般的潮湿扑在脸上。走进夫子庙,那千年的神灵也没能阻止兽行的暴戾恣睢;叩见中山陵,那先生的遗训在那块残砖瓦片上,只剩下后者为逝者的哀思;我登上素有天文台之称的紫金山上,想聆听着雨的天音,却被南京的记忆逼近胸前给人历史般的警醒。
那夜,站在雨花台上,我听到了雨的泣声,像缕缕血红的丝,静静飘来……

|
|
南京的雨
|
|
|
|
( 2018-06-15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草地周刊 |
|
|
|
南京的雨 |
|
|
( 2018-06-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周刊 |
|
王军
没去过南京,不知南京的雨是什么样子。在心里,总是念叨、总是惦记,细数着南京的雨,渴望心身轻闲的时候抽空去一趟,身临其境地领略一下,那场雨的伤痕,雨的倾诉,雨的坚强生命……
一年前的今天,我去了一趟南京,说是去看一看、转一转。其实,是了却心里的那个惦念。那天,战友接我时有些埋怨,他接过手中的包对我说:“黄土快埋到舌头了,你才来南京。”我无奈地冲着他,“真想来,总是抽不开身。”接着又补上一句:“不知明日有雨不。”
战友是地道的南京人,祖祖辈辈都住在那里。对雨,没那么稀奇,也没那么心恋物究,揪心难眠。可战友向我诉叙南京城外那场雨天里的浩劫,让我揪心了二十多年,也让我二十多年来在有雨没雨的天气里,站在异地想倾听雨的声音、雨的叹息、雨的抗争与惊怒。于是,心里总是泛起南京城里城外那段一幕幕血风的雨、命运多舛的雨,那段贫穷的凌欺、落后的辱掠,历史难以抹平的雨。
那是在一个小城,战友听说我在那里工作,大老远跑过来看我,说是叙叙旧。那夜,我俩话长捻短、言古扯今、东谈西语,不知什么时候聊起家乡的事。
那个历史的故事,是战友的爷爷讲给他的父亲听的,后来他的父亲又把雨天里的故事传给了他,他时常愤怒地又讲给身边的战友。
那年,南京被鬼子兵攻陷已有多日。那天,天在下雨,杀戮奸淫的淫威声在城里每个角落让人毛骨悚然。在逃命的躲藏中,他的爷爷见七八个鬼子兵在城外不远处,用刺刀一连挑了四五个逃不动的老人、妇女和孩子,见血从刺进的刺刀里直喷出来,血在刀刃上不断地滴流着,在雨水的淋落下,溅在地上像天上下起的“血雨”,瞬间地面上、墙角旁、石阶中、尸堆里,红红的,一淌一淌的。那天,这帮兽行的鬼子兵在雨中,一个孩子也没放过。一时间,那雨,像上帝丢失的魂,让无助的百姓在兽行的枪刺下,只能把怒吼的血喷了出来,洒在雨地里,任雨冲打,任风呼叫,任人宰割;那雨,像是告诫善良的中国人,贫穷哪有说理,软弱自遭凌欺啊。
那天,雨水染遍了南京的城池,见证了一场惨绝人寰的血腥屠杀与掳掠奸淫;那天,雨水染遍了一代代人的记忆,让无数支离破碎的家庭,在难填心里的那条历史的沟壑中,酝酿生命的翅膀,在风雨中坚挺着民族的脊梁。
我也恰巧赶上了南京的雨。早晨,起得很早,走出宾馆见街上地面很湿。抬头见天,有些雨雾般的潮湿扑在脸上。走进夫子庙,那千年的神灵也没能阻止兽行的暴戾恣睢;叩见中山陵,那先生的遗训在那块残砖瓦片上,只剩下后者为逝者的哀思;我登上素有天文台之称的紫金山上,想聆听着雨的天音,却被南京的记忆逼近胸前给人历史般的警醒。
那夜,站在雨花台上,我听到了雨的泣声,像缕缕血红的丝,静静飘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