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旧版 2018年05月2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脱贫攻坚
8 4/8 3 4 5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人口小县摆脱“精神贫困”后的大作为
· 八旬老人不等不靠“甜蜜”脱贫
· “雁归武陵山”,打工妹返乡点燃乡亲致富梦
· 每天都是新的一天

  相关文章: 
每天都是新的一天
直过民族“独龙族”冲破千年贫困束缚

( 2018-05-2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脱贫攻坚
 
  

  雨后初晴,高黎贡山云雾缭绕,白色云雾宛如细长的腰带环绕山间。一大早,谢成成就和乡卫生院的医务人员带着医疗器械入村随诊。

  虽然对独龙江还不是特别熟悉,但“生态环境好、晨雾特别好看”已让他喜欢上这里。谢成成是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红旗医院儿科的主任医师,今年4月来到云南省怒江州独龙江乡开展健康扶贫。

  “我是第三批来独龙江的帮扶医疗专家。”谢成成说,为了补齐基层医疗卫生短板,金湾区已选派6名医生到独龙江乡中心卫生院,主要工作是完善居民健康档案、65岁以上老人定期体检等。

  独龙江乡乡长孔玉才说,在各界的帮助下,2009年以来独龙江乡的各类硬件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一直没有建立齐全的健康档案,村民也不清楚自己的健康状况。

  在医疗帮扶队的帮助下,医生们遍访全乡4000多名群众,给每人建立了一个完整的档案。“如今,独龙族群众有了自己的健康档案,我们对全乡的健康情况有了更直观的掌握。”孔玉才说。

  说起独龙江乡的新事物,孔玉才感慨不已。时空交错,1952年,独龙族才有了现在的族名。上世纪末,独龙族群众仍靠挖野菜、狩猎勉强度日。到2009年末,全乡人均纯收入不到1000元,人均生产粮食仅为201公斤,大部分自然村不通电,群众饮水困难,缺医少药现象突出,整乡整族都处于贫困状态。

  “以前从迪政当村到乡政府需要3天,现在只需要1小时。”孔玉才说,2010年,“独龙江乡整乡推进独龙族整族帮扶三年行动计划”正式启动,云南省32个省级部门和上海市在安居温饱、基础设施、生态保护等方面合力攻坚。

  2014年底,独龙江高黎贡山隧道正式通车,标志着独龙族聚居区结束了每年有半年大雪封山期的历史。道路通了,基础通讯网络同步建成,通讯基本靠喊、出行基本靠走的历史随之结束。

  上海对口帮扶独龙族的发展项目,共实施7个整村推进项目,为323户建成安居房,提升改造5所村级卫生室。产业发展也取得成效,提高了独龙族群众长期致富的能力。

  木润英是独龙江乡孔当村的脱贫户。在评为建档立卡户时,虽然已有安全住房,但她独自带着3个上小学的孩子,家里的主要收入来源草果,也因泥石流淹没了。

  “我不懒,我想脱贫,但之前找不到门路。”木润英用不太流利的汉语和记者交流。针对木润英家里的情况,村里推荐她参加养蜂培训会。通过发展草果种植、养蜂等产业,木润英家去年收入超过2万元。

  记者了解到,为了增加群众收入,当地除了免费发放草果苗外,还在招养独龙蜂、种植重楼等中药材方面下了很大力气。去年,全乡草果产量达742吨,销售价格为每斤8元至10元。

  “去年,村民的人均纯收入实现历史性突破,达到4959元。”孔玉才说,现在乡里大部分家庭都有面包车,条件差一点的家庭也有了摩托车。

  2016年底,广东与云南签订对口帮扶协议,珠海市对口帮扶怒江州,随后开展了包括医疗帮扶、劳动力转移输出等工作。今年年初,独龙江乡就有15名群众到珠海务工。

  收入提高后,村民也开始注重卫生条件了。为了提高村里的卫生条件,有关部门给村民配发了洗衣机,还教育大家养成爱卫生的习惯。村里的大喇叭每天都提醒大家把屋子收拾干净,爱护村里的环境卫生。

  基层设施改善、收入水平提高、生活习惯变好……“很多老人说,做梦都没想到会有今天这么好的日子。”站在村口,孔玉才说,告别过往,每天都是新的一天,每一步都是新的道路。

      (记者杨静、赵珮然)据新华社昆明电

 

每天都是新的一天
直过民族“独龙族”冲破千年贫困束缚

( 2018-05-28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脱贫攻坚
  相关文章: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每日电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每日电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每日电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