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患水·治水·亲水 |
里下河的千年“人水传奇” |
|
|
( 2018-05-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
|
新华社南京电(记者王存理、凌军辉、杨绍功)里下河不是一条河。这片位于江苏长江以北,横跨泰州、盐城等多个市县万余平方公里的湿地平原,堪称“洼中之洼”。从十年九灾到鱼米之乡,从人水相争到退渔还湖,千年来,里下河因水而生又因水而变,重新定义着人和水的关系,探索一条亲水乐水的生态发展新路。
患水·生水:千年“锅底洼”成水乡“聚宝盆”
因九条河流汇聚而得名,盐城市建湖县西南的九龙口,是里下河的最低点之一。
初夏时节,一望无垠的芦苇荡郁郁葱葱,泛舟、踏青、赏花的游人络绎不绝。鱼干、野菜、咸鸭蛋……村民用当地特产招待游客,这是他们退渔上岸后的重要收入来源。
时光回溯几十年,景象迥异。建湖县水利局局长陈远立说,九水合流,逢雨必涝、逢旱必灾。新中国成立后,大批水利工程投入使用,水患之洼才变成有水利调蓄功能的自然湿地。
九龙口是里下河变迁的缩影。在泰州,干了50多年水利的董文虎老人告诉记者,里下河平原四周海拔4.5米,中心海拔只有1米左右,是典型的“锅底洼”和“洪水大走廊”,遇到里运河决口或连续降大雨,四水投塘,一片汪洋。
千年以来,里下河人的命运始终和水纠缠在一起。人们挖泥筑圩、连圩成片,从水中“夺”来了这块来之不易的湿地平原。治水持续了900多年,里下河才基本化解旱涝之患。
站在建湖县五港口水利站,放眼四周绿油油的田野,盎然春意、勃勃生机扑面而来。这座2012年完工的水利站,灌溉着周边3万亩良田。正是大规模治淮和持续农田水利建设,让里下河告别了十年九灾的历史。
里下河地区河湖密织,13000多条总长12000公里的河流遍布全境。历史上水系以东西走向为主,随着一批控制型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境内水系逐步调整为南北走向。
“水患消除让我们鱼米之乡的优势得以凸显。”兴化市委书记李卫国说,全市粮食年产140万吨,是全国粮食产量十强县,淡水产品年产量30万吨,连续多年位居全省第一。
治水·还水:退渔退圩重现湿地湖泊
从几年前的卫星地图上看,里下河的平旺湖被圩堤切割成大大小小的养殖区,自然水面几乎没有,让人很难相信这里曾是广袤的湖泊。现在,这里正努力恢复湖泊旧貌。
平旺湖边的缸顾乡东罗村,“碧水东罗”标语随处可见,修葺一新的村礼堂门口,挖掘机正在紧张挖除圩堤。缸顾乡党委书记施康振指着施工现场对记者说,通过退圩还湖,平旺湖要增加7000多亩水面,“碧水东罗”很快将成为现实。
现在的“退”是因为之前盲目的“进”。据江苏省水利厅统计,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治淮取得初步成效以来,由于大规模围垦种粮、围网养鱼,里下河地区的湖泊面积从近1000平方公里,缩减到现在的60多平方公里。
围湖造田、养鱼不仅造成水面大幅减少,还堵塞了防洪排涝通道,另一种水患又重新来袭:“四水投塘”使污染物易进难出,不少河道水质降至劣V类。
里下河,人与水的关系再次变得紧张。
“水是里下河的灵魂,没有水就不是里下河。”2017年6月,《泰州里下河地区生态经济示范区发展规划》评审会上,来自国家发改委、中国环境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的多位专家发出了警告。
生存需求倒逼里下河生态转型。
“对于里下河而言,高质量发展就是生态发展。”泰州市发改委副主任夏朝云说,泰州将把规划区域内80%的乡镇划为适度发展和限制开发区。到2020年,退渔还湖将使泰州数十万亩湖泊渔业养殖面积压缩到15万亩以内。
不仅渔业在退,其他“不达标”的产业也在退。近三年,泰州市先后否决了投资总额达40亿元的37个项目进驻。这些项目涉及高耗能、高污染的化工、冶金、废弃物处理,被坚决拦在了生态区之外。
“否掉项目很可惜,但我们相信环境好了,会有更好的项目进来。”在里下河最大的淡水湖大纵湖边,兴化市中堡镇镇长刘华斌显得颇为自信。近年来,大纵湖实施退渔还湖,350多户养殖户、1.98万亩水面养殖全部退出,湖区水质恢复到Ⅲ类标准。
亲水·乐水:人水和谐的生态新路
里下河大规模围养被禁止后,养鱼大户陈荣国为了突破水面空间有限、养鱼品质不高等瓶颈,引进了一种在水槽里养鱼的技术。采用循环净水装置,一个110平方米水槽产量超过20亩鱼塘。
“既然要转型,就要直面困难,寻找解决办法。”陈荣国说,如今,这种连片水槽养殖技术已经成为江苏省重大科技推广项目。
油菜花长在垛田上,垛田“浮”在里下河的水上。每年四月前后,兴化千垛菜花风景区游人如织,水中菜花芳香扑鼻。这个因油菜花而走红,继而发展成国内著名景点的地方,每年500多万游客撑起了依水看花的“新经济”。
发展绿色高效农业、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打造高品质乡村旅游……里下河生态经济示范区正跳出传统工业化老路。
“我们正努力探索一条生态环保、富有特色、致富百姓的发展新路,加快把里下河地区打造成诗意栖居大公园、水韵江苏新样板。”泰州市市长史立军说。
生态优势正在转化为发展优势。里下河腹地的溱湖湿地已经发展成5A级景区,40多种候鸟来此过冬,每年吸引游客近300万人次。
|
患水·治水·亲水
|
里下河的千年“人水传奇”
|
|
|
|
( 2018-05-26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要闻 |
|
|
患水·治水·亲水 |
里下河的千年“人水传奇” |
|
|
( 2018-05-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
|
新华社南京电(记者王存理、凌军辉、杨绍功)里下河不是一条河。这片位于江苏长江以北,横跨泰州、盐城等多个市县万余平方公里的湿地平原,堪称“洼中之洼”。从十年九灾到鱼米之乡,从人水相争到退渔还湖,千年来,里下河因水而生又因水而变,重新定义着人和水的关系,探索一条亲水乐水的生态发展新路。
患水·生水:千年“锅底洼”成水乡“聚宝盆”
因九条河流汇聚而得名,盐城市建湖县西南的九龙口,是里下河的最低点之一。
初夏时节,一望无垠的芦苇荡郁郁葱葱,泛舟、踏青、赏花的游人络绎不绝。鱼干、野菜、咸鸭蛋……村民用当地特产招待游客,这是他们退渔上岸后的重要收入来源。
时光回溯几十年,景象迥异。建湖县水利局局长陈远立说,九水合流,逢雨必涝、逢旱必灾。新中国成立后,大批水利工程投入使用,水患之洼才变成有水利调蓄功能的自然湿地。
九龙口是里下河变迁的缩影。在泰州,干了50多年水利的董文虎老人告诉记者,里下河平原四周海拔4.5米,中心海拔只有1米左右,是典型的“锅底洼”和“洪水大走廊”,遇到里运河决口或连续降大雨,四水投塘,一片汪洋。
千年以来,里下河人的命运始终和水纠缠在一起。人们挖泥筑圩、连圩成片,从水中“夺”来了这块来之不易的湿地平原。治水持续了900多年,里下河才基本化解旱涝之患。
站在建湖县五港口水利站,放眼四周绿油油的田野,盎然春意、勃勃生机扑面而来。这座2012年完工的水利站,灌溉着周边3万亩良田。正是大规模治淮和持续农田水利建设,让里下河告别了十年九灾的历史。
里下河地区河湖密织,13000多条总长12000公里的河流遍布全境。历史上水系以东西走向为主,随着一批控制型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境内水系逐步调整为南北走向。
“水患消除让我们鱼米之乡的优势得以凸显。”兴化市委书记李卫国说,全市粮食年产140万吨,是全国粮食产量十强县,淡水产品年产量30万吨,连续多年位居全省第一。
治水·还水:退渔退圩重现湿地湖泊
从几年前的卫星地图上看,里下河的平旺湖被圩堤切割成大大小小的养殖区,自然水面几乎没有,让人很难相信这里曾是广袤的湖泊。现在,这里正努力恢复湖泊旧貌。
平旺湖边的缸顾乡东罗村,“碧水东罗”标语随处可见,修葺一新的村礼堂门口,挖掘机正在紧张挖除圩堤。缸顾乡党委书记施康振指着施工现场对记者说,通过退圩还湖,平旺湖要增加7000多亩水面,“碧水东罗”很快将成为现实。
现在的“退”是因为之前盲目的“进”。据江苏省水利厅统计,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治淮取得初步成效以来,由于大规模围垦种粮、围网养鱼,里下河地区的湖泊面积从近1000平方公里,缩减到现在的60多平方公里。
围湖造田、养鱼不仅造成水面大幅减少,还堵塞了防洪排涝通道,另一种水患又重新来袭:“四水投塘”使污染物易进难出,不少河道水质降至劣V类。
里下河,人与水的关系再次变得紧张。
“水是里下河的灵魂,没有水就不是里下河。”2017年6月,《泰州里下河地区生态经济示范区发展规划》评审会上,来自国家发改委、中国环境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的多位专家发出了警告。
生存需求倒逼里下河生态转型。
“对于里下河而言,高质量发展就是生态发展。”泰州市发改委副主任夏朝云说,泰州将把规划区域内80%的乡镇划为适度发展和限制开发区。到2020年,退渔还湖将使泰州数十万亩湖泊渔业养殖面积压缩到15万亩以内。
不仅渔业在退,其他“不达标”的产业也在退。近三年,泰州市先后否决了投资总额达40亿元的37个项目进驻。这些项目涉及高耗能、高污染的化工、冶金、废弃物处理,被坚决拦在了生态区之外。
“否掉项目很可惜,但我们相信环境好了,会有更好的项目进来。”在里下河最大的淡水湖大纵湖边,兴化市中堡镇镇长刘华斌显得颇为自信。近年来,大纵湖实施退渔还湖,350多户养殖户、1.98万亩水面养殖全部退出,湖区水质恢复到Ⅲ类标准。
亲水·乐水:人水和谐的生态新路
里下河大规模围养被禁止后,养鱼大户陈荣国为了突破水面空间有限、养鱼品质不高等瓶颈,引进了一种在水槽里养鱼的技术。采用循环净水装置,一个110平方米水槽产量超过20亩鱼塘。
“既然要转型,就要直面困难,寻找解决办法。”陈荣国说,如今,这种连片水槽养殖技术已经成为江苏省重大科技推广项目。
油菜花长在垛田上,垛田“浮”在里下河的水上。每年四月前后,兴化千垛菜花风景区游人如织,水中菜花芳香扑鼻。这个因油菜花而走红,继而发展成国内著名景点的地方,每年500多万游客撑起了依水看花的“新经济”。
发展绿色高效农业、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打造高品质乡村旅游……里下河生态经济示范区正跳出传统工业化老路。
“我们正努力探索一条生态环保、富有特色、致富百姓的发展新路,加快把里下河地区打造成诗意栖居大公园、水韵江苏新样板。”泰州市市长史立军说。
生态优势正在转化为发展优势。里下河腹地的溱湖湿地已经发展成5A级景区,40多种候鸟来此过冬,每年吸引游客近300万人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