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旧版 2018年05月1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调查观察周刊
16 14/16 13 14 15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十年,汶川地震改变了什么
· 地震预警:从零起步到世界领先
· 志愿服务:从一拥而上到专业有序
· 心理干预:从应急状态走向常态化
· 应急管理:拧成一股绳

  相关文章: 
志愿服务:从一拥而上到专业有序

( 2018-05-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调查观察周刊
 
  本报记者吴光于


  2008年被称为中国的“公益元年”。汶川特大地震中,涌现出一支不容忽视的救灾力量——志愿者。

  据不完全统计,震后前40天内,有超过130万人次的中外志愿者在灾区工作。据共青团四川省委统计,“5.12”抗震救灾中,受灾地区累计接受志愿者报名118万余人,有组织地派遣志愿者18万余人,开展志愿服务178万余人次。他们年龄身份各异,却因共同的作为和精神贡献,被视为“汶川一代人”。

  十年来,各类自然灾害不仅锤炼出各级党委政府迅速的应急反应能力,也为公益事业和社会组织的壮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沃土。

  从2008年汶川地震到2013年芦山地震,再到2017年九寨沟地震,社会组织参与应对自然灾害的模式,也在悄然发生变迁和进步。

  北京师范大学风险治理与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张强认为,汶川地震后十年,应急救援的专业性、精准化,社会力量参与的机制化、规范性,都较过去有了明显提升。

  “在汶川地震期间,来自各处的企业、NGO与个人志愿者,一起在四川绵竹市遵道镇建立了‘遵道志愿者协调办公室’,在抗震救灾期间开展了有序、有效的志愿服务,这一工作模式创造了地方党政和民间组织合作救灾的新模式。

  在芦山地震期间,出现了中国救灾史上第一个党政建立的社会组织和志愿者服务中心,建立了系统化、窗口化、网格化的灾区社会管理服务网络。

  2017年九寨沟地震之后,政社、社社合作实现了生态性的有机融合,开始建立“一中心多站点”的从后方到前线一体化、层级式协调服务体系。”张强说。

  汶川地震的紧急救援中,各类社会组织以及志愿者曾如潮水般涌向灾区现场,给灾区群众带去鼓舞的同时,也暴露出救灾工作专业能力不足等问题。比如,当时很多志愿者一腔热情地涌向灾区,一度堵塞了救援道路。

  汶川地震后,许多组织开始着力进行相关力量的培养。包括蓝天救援队在内的民间救援力量,不仅配备有卫星电话、对讲机等现代化装备,参与队员也都接受了专业化的救援技术培训。芦山地震中,民间救援力量无论是从组织性还是专业性,都有了大幅度提升。

  2017年九寨沟地震之后,民政部第一时间发布关于社会力量有序参与抗震救灾的公告。协调中心建立统一的信息发布与协调机制,发挥微博、微信公众号的宣传作用,第一时间向社会大众公布社会力量救灾信息,同时,经指挥部授权,通过报备审核发放灾区前线通行证,“一拥而上、早来早抢”的局面成为过去式。

  在成都,诞生于“公益元年”的志愿者群体感召了无数人投身到志愿服务中。经过十年的发展,现在已将志愿服务深植于社会的方方面面。

  今年37岁的秦坤是成都市金牛区欢行公益发展中心的创始人。他说,正是2008年汶川地震时的一支党员服务队在他的心中埋下了公益的种子。2011年,一次手语推广公益活动中,秦坤立志通过推广手语,搭建一个有声与无声世界沟通平台。

  近年来,他带领着中心成员策划并实施了一场场突破传统、时间和空间的全国性手语推广活动,吸引了全社会对聋哑人群体的关注。不仅在成都,在上海、重庆、厦门、杭州等各大城市都出现了手语推广志愿者的身影。

  成都市文明办数据显示,目前成都全市注册志愿者共208万余人,占常住人口比例超过13%,志愿服务队2万余支,吸引了一批外地志愿服务组织把成都作为活动总部。服务项目涵盖了救灾抢险、弱势群体关爱、大型赛会服务、文化文明传播、农村扶贫开发、社区发展治理、环境保护、社会公益等领域,渗透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

 

志愿服务:从一拥而上到专业有序

( 2018-05-11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调查观察周刊
  相关文章: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每日电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每日电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每日电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