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旧版 2018年05月0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五四青年节
16 5/16 4 5 6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上海渔阳里:新时代继续召唤“新青年”
· 做青春中国的追梦者圆梦人
· 大学生“村官”张雪的三种幸福
· 他们,这样书写青春的答卷

  相关文章: 
当年从石库门里走出的“新青年”,终成中国革命群星
上海渔阳里:新时代继续召唤“新青年”

( 2018-05-0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五四青年节
 
 
▲5月3日,青年特警在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内参观。新华社记者刘颖摄
 
 
 
 
  本报记者兰天鸣、郭敬丹、许晓青
 

 
  2018年5月4日,上海渔阳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所在地,此地承载的红色理想,因岁月磨砺而更显鲜艳。
 
  正是在这处石库门里,时代召唤、塑造、成就了一批“新青年”。有人说,现在站在天井里,仿佛仍旧可以听到近百年前,热血青年思考国家命运时的大声辩论声。
 
  渔阳里碰撞出的火花早已形成燎原之势,所过之处已成茂盛的草原。它向远道而来的探访者、向新时代的青年描摹着历史的模样。
 
  它是桥、是镜子、是不灭的火种。
 
  老渔阳里2号:98年前点亮的火种


 
  98年前,火种在老渔阳里2号点燃。
 
  1920年,料峭春寒。陈独秀踏进了老渔阳里2号的大门,同时带进来的还有《新青年》编辑部。这是一幢石库门住宅,砖木结构的两层楼坐北朝南,高高的门楣上方有一个砖砌的“A”字形的门檐,距离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地点约两公里。
 
  二楼的厢房为陈独秀夫妇的卧室,统楼为书房,一楼的厢房和客厅成了《新青年》编辑部的办公室,也是会客开会的地方。
 
  这里是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五四运动后,老渔阳里2号的进步志士纷至沓来。这些将民族危亡视为己任的人正是《新青年》的编辑。
 
  那一年,这幢石库门的大门还为毛泽东、维经斯基等人打开过。
 
  同年,《新青年》在此完成了向中共上海发起组机关刊物的转型,《劳动界》周刊、《共产党》月刊等与中共创建密切关联的刊物在此问世。由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也正是在此完成校对。
 
  这一年,老渔阳里2号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在狭小的书斋中,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后称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在此发起并办公。
 
  今天,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南昌路100弄的老渔阳里2号早已完成了历史使命,周边成为繁华商区和年轻人云集的时尚地标。但门口挂着的“《新青年》编辑部旧址”的文物保护牌子,依旧让人看了肃然起敬。
 
  70多岁的退休工程师赵文来是老渔阳里2号的“守门人”。“我们家和这幢100多年的老房子守着《新青年》已经40年了。”赵文来说。
 
  每当隔壁有敲墙的声音,老赵就跑过去叮嘱对方:“轻一点,牌子和房子吃不消!”2014年,上海有关部门对房屋进行了修缮,重新粉刷了墙面,涂上了防水层,更换了新木门。
 
  老赵已经记不清有多少人扣响过自己家的大门。参观者来自全国各地,尽管年龄和身份各异,但都带着敬仰而来。有的参观人群站在门口,现场就上起了党课。
 
  在老赵的设想中,总有一天这里会变成一座博物馆或者陈列室,能够向更多的人传承红色基因,“那是作为一个守门人的最高荣耀”。
 
新渔阳里6号:革命群星升起时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当年的老渔阳里2号通往环龙路(今南昌路),而向北约100米,是新渔阳里6号,那里可以通往霞飞路(今淮海中路),这两处点燃共产主义“火种”的地方,与中共一大会址巧妙衔接,形成地利之势。历史学者认为,新老渔阳里,共同“孕育”了上海的红色基因。
 
  新渔阳里6号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所在地,亦是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培养年轻后备力量的地方。
 
  今天,穿过霓虹灯和梧桐树的遮盖,走入上海市淮海中路567弄深处,可以在角落处发现一间教室,外墙挂着一块魏碑体书法铭牌“外国语学社”。
 
  时空“穿越”回1920年秋,上海《民国日报》上一则外国语学社添招新班的广告引起了一批青年人的注意:“有志学习外语者请速向法租界霞飞路新渔阳里6号本社报名。”
 
  “外国语学社”这个“洋气”的名字不过是一个掩护。学社实际是为送革命青年到俄国留学而创办的学校。
 
  有人说,如果时光倒流百年,1920年在新渔阳里6号读书的年轻人很多是不折不扣的“90后”——李汉俊,出生于1890年;陈望道,1891年;俞秀松,1899年。还有16岁的任弼时、17岁的萧劲光、18岁的罗亦农,以及22岁的刘少奇。
 
  他们将是中国革命的闪耀群星。而为他们筑桥搭台者也皆为名师——陈望道、校长杨明斋、日语老师李汉俊,还有担任俄语老师的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的夫人库兹涅佐娃等。
 
  今天的新渔阳里6号试图还原当时的场景:一楼厢房排着长凳和课桌,挂着黑板。当年,10平方米左右的教室内,多时要挤进50余人。
 
  刚到上海时,刘少奇就住在新渔阳里6号的二楼,每天要在陡峭的楼梯上下穿行。他聆听过陈望道讲的新译成的《共产党宣言》,并入门学起了俄语。楼上的宿舍逼仄狭窄,有人睡棕棚床,有人睡板床,还有人索性打地铺。
 
  嘈杂、拥挤、拮据都没有成为阻碍这些青年追求真理、追求进步、改变现实的理由。
 
  有人回忆,当时的刘少奇衣着朴素,从不随便聊天,也不和别人开玩笑。观光游玩吸引不了这个外地来的年轻人,他一心扑在学习和参与组织工人运动上。
 
  在渔阳里学习生活了8个月后,刘少奇经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介绍,启程赴俄辗转来到莫斯科东方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学习。在那里他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1年春,从这里成长起来的主要领导者和学生骨干相继前往苏俄。4月末,距中共一大召开还有2个多月,“外国语学社”遭到法租界巡捕房的搜查,从此活动受到监视。8月,“外国语学社”宣告停课。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临时中央局迁址上海大沽路,新渔阳里6号暂时沉寂下来。
 
  多少年来,一批又一批留学生从上海出发或经过上海前往世界各地,把新思想源源不断传入国内。在川流不息中,他们推动了旧世界向新天地的改变。
 
纪念馆:新时代召唤“新青年”


 
  今天,上海市淮海中路567弄的门洞上,“渔阳里”三个字见证薪火相传的岁月,它从未被人遗忘。在当代,渔阳里号召着青年点燃信仰之火、融入红色基因、激发精神力量。
 
  昔日“外国语学社”隔壁的新渔阳里1至5号作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对外开放已有多年。
 
  62岁的郭小明38年来都住在纪念馆对面,看过一批又一批的人来这里寻访。他发现“最近来纪念馆的人越来越多了”。
 
  5月3日早上9点半,已经有3批参观团体进入纪念馆。随着时间推移,参观者摩肩接踵,展板前等待的人越来越多。
 
  “今天有17个团体预约,五四青年节当天的预约团体已经有30多批。”纪念馆讲解员小施是一名“90后”,在纪念馆已经工作3年。平时,小施每天需要讲解三四场,每场约半个小时。
 
  “纪念馆‘隐藏’在居民区里,有很多人都不知道这里有一段红色记忆。但是他们来了,就是亲近那些跨越时空的正能量的开始。通过我的讲解,哪怕参观者能记住一个小故事、对爱国向上的精神有一点感触,我就很有成就感。”小施说道。
 
  “这里是中国青年的一个起点,虽然时间不长,却把渔阳里刻在了历史里。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新时代召唤新青年,要立大志,干实事。这是人生际遇,也是人生考验。”参观者华东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专业研一学生刘瑜鑫说。
 
  “从没想过在这么喧嚣的地方有如此安静之所。了解过去后,感觉这里有说不完的故事,安静的同时又让我觉得有些‘燃’。”来此参观的上海某广告公司员工刘斐然说。她觉得青年人要做一个奋斗者,并且永远奋斗下去。
 
  纪念馆一楼的留言墙上,五颜六色的便利贴贴得满满当当。“双休日出来走走,经过这里,发现这是一个了解历史的好地方,很有收获。”“来此参观,深有感触,争做优秀好青年,祖国万岁。”“不忘初心,勤奋学习,青春无悔。”
 
  纪念馆党务负责人李晓介绍说,纪念馆全年无休,目前年接待约10万人次。“我们的讲解员都是80后、90后,他们自己也是年轻人,但责任重大。”李晓说,很多参观者带着问号而来:当年的星星之火是怎么来的?把这些历史故事为参观者讲好,就是一种精神的传承。
 
  李晓透露,今年,纪念馆将迎来新一次修缮,展陈布置、手段也将得到提升。4月起,纪念馆已公开向社会征集与建团历史有关的实物资料,并将借助社会力量挖掘更多建团历史。
 
  “这里有积极向上的历史,我们的工作人员也会到附近的中学为学生们上团课,把历史‘带出’渔阳里,把青年精神向更远的地方传递。”李晓说道。
 
 

当年从石库门里走出的“新青年”,终成中国革命群星
上海渔阳里:新时代继续召唤“新青年”

( 2018-05-04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五四青年节
  相关文章: 
  ▲5月3日,青年特警在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内参观。新华社记者刘颖摄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每日电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每日电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每日电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