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旧版 2018年05月0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脱贫攻坚
8 4/8 3 4 5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带动贫困家庭脱贫,“放羊班”迎来春天
· 精准扶贫 产业先行
· 同吃同住同劳动,一下认了七门亲
· 一座石头山,助碾盘沟脱贫
· “海燕”归来后,村庄美了村民富了
· 福建“千企帮千村”合力打好脱贫攻坚战

  相关文章: 
“海燕”归来后,村庄美了村民富了
一位赣南返乡村干部的扶贫故事

( 2018-05-0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脱贫攻坚
 
  从年薪近百万到月薪2000元;从村里人眼中的大城市“公司小领导”到整天在村里忙活的村支书……4年里,不到30岁的郭海燕不仅改变了自己的生活轨迹,而且为江西赣州市赣县区湖江镇石伍村带来了一股“青流”:年轻人纷纷回村当起了村干部,共同为村里发展出力。如今,气象变了、村庄美了、村民也富了。

  当记者见到郭海燕时,他正在村里召开低保听证会。那日,大雨。雨天本是村民的闲日,郭海燕却十分忙碌。他把村民集中起来,谈村里的低保政策。

  “谁可以享受低保政策,群众说了算。低保听证会的召开,不仅确保了公平公正,也给村民上了一堂村务管理课。”说起眼前的工作,郭海燕话里透着自信。

  2014年年底,从上海返乡的郭海燕担任石伍村的村支书。两个月,他走遍了村里的家家户户,很快就理出了村里的发展思路。村“两委”班子的战斗力薄弱是制约石伍村脱贫的原因之一,郭海燕就从强化“两委”班子做起:走访村里在外创业成功的人士后,年轻的吴新发回来了,不到30岁的龙小红也回来了……如今,石伍村5名村干部全是返乡的“80后”。

  在抓好村“两委”班子建设的同时,郭海燕思考着村里的发展。这个有着“石头为伍”之称的小村,三面环赣江,境内有着丰富的山水资源。可在上海工作多年的郭海燕明白,正是因为濒临赣江,更要把山水保护好。于是,郭海燕挨家挨户动员生猪养殖户关停猪栏,另寻出路。

  “关停猪栏,我们全家人怎么生活?”生猪养殖户钟瑞晶当时情绪很大。可经过郭海燕的反复开导,钟瑞晶同意了,两人当场还敲定了种植脐橙、优质稻的发展路子。“去年光优质稻这一项,我的收入就达到了4万多元。”钟瑞晶说。

  村里的生态环境日渐好转。郭海燕抓的另外两件事也有了起色。一方面,他专门从江苏引进品种,种植的60亩优质葡萄喜获丰收,先后带动了20多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另一方面,郭海燕通过反复争取,在村里实施了一批基础设施项目。“新建学校、修桥修路、建保障房,短短数年投入了2000多万的资金,村里的贫困发生率降到了2%以下。”郭海燕说。

  走在石伍村的道路上,别致的小康楼、崭新的保障房以及独具特色的亭台楼阁相辉映,葡萄、甜叶菊、优质稻等长势喜人。“村里现在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富民产业越来越多,脱贫的步伐也越来越快。”建档立卡贫困户钟庆辉说。年近七旬的他到葡萄园务工,去年收入达3万多元,已实现脱贫。

  说起未来的规划,郭海燕说:“石伍村是一个省级贫困村,可大多数村民外出打工,我们先把产业基础打好,就能吸引更多村民回来一起搞大发展。”

        (记者邬慧颖)据新华社南昌电

 

“海燕”归来后,村庄美了村民富了
一位赣南返乡村干部的扶贫故事

( 2018-05-03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脱贫攻坚
  相关文章: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每日电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每日电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每日电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