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旧版 2018年03月2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脱贫攻坚
8 4/8 3 4 5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陕西铜川:种下小土豆 长出大梦想
· 谱写佤乡新生活
· 一位“鹅倌”的脱贫故事
· 蹲得住帮得实,用信念和执着丈量脚下土地
· 安徽宿州:扶贫先扶 “精气神” 

  相关文章: 
安徽宿州:扶贫先扶“精气神” 

( 2018-03-2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脱贫攻坚
 
  开春了,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桃园镇西杨寨村一处蔬菜大棚里,腿部残疾、行动不便的王西庄有些吃力地拉水管、培土。作为一名残疾人,他靠自己勤劳的双手,种植了三棚莴苣、毛豆和萝卜等蔬菜。
 
  “今年种的这些蔬菜,差不多能有3万多块钱收入,年底要争取摘掉贫困户帽子。”王西庄兴奋地说道。
 
  以前,他的生活状态可不是这样,经常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政府发救济。
 
  王西庄年幼时患了小儿麻痹症,导致腿部残疾,无法正常劳作,家里也因此陷入贫困。结婚后,妻子不堪困苦离家出走,撇下两个曾十分年幼的孩子,他一度失去对生活的信心。
 
  在扶贫攻坚过程中,宿州市将扶贫与扶志、扶智有机结合,引导贫困群众树立勤劳节俭、自立自强、不甘贫困的意识,争做有责任、有追求、有志气、有精气神的新型农民。并通过家政、养殖、电商等志愿服务帮扶措施,在贫困户中开展技能培训,激励贫困户勤劳奋斗,争相脱贫,助力乡村振兴。
 
  宿州市扶贫局局长张民告诉记者,有些贫困户“等、靠、要”惯了,缺乏上进心,必须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让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
 
  “俺跟家里人都没劳动能力,过去哪是过日子,简直就是熬日子。”灵璧县禅堂乡河北村小陈庄贫困户孙飞因心肌炎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行动不便,爱人赵红先天性腿部残疾,再加上两个孩子要上学,“过去那些年,可苦了!”
 
  驻村工作队了解到孙飞情况后,经常去看望他,鼓励身体双残的夫妻自强。驻村工作队联合村委会给他买来7只山羊,帮他们搭起羊圈,并进行养殖实用技术培训。
 
  2016年,孙飞家养羊获得养殖收入7000多元。目前,他的羊圈存栏山羊已达17只。新年刚过,很多人都来向他讨教养羊技巧,他也很乐意分享自己的致富经。
 
  宿州还开展“精神脱贫”志愿帮扶活动,把志愿服务和脱贫攻坚相结合,与贫困群众的技能培训、素质提高相结合,通过志愿者和贫困户对接,深入了解群众需求,定期深入贫困户开展“讲故事、疏心结,讲卫生、促健康”活动,做到“送一句问候、讲一篇故事、扫一个房间、聊一会家常”,及时掌握贫困群众生活状况。同时将“赖贫可耻”观念深入到贫困户心中,形成户户争当脱贫户的氛围。
 
  今年47岁的宿州市埇桥区永镇乡关湖村村民陈四孩一家三口都没劳动能力,自己先天性背部畸形,爱人和女儿智力障碍,结对帮扶的志愿者得知他家情况后,经常上门指导,鼓励他做有担当的丈夫和父亲,还帮他在村里找了份工作,家里的老房子通过危房改造,门前屋后都亮起了明灯。 
 
  “感谢志愿者鼓励俺凭双手勤劳致富,去年年底我脱贫了。贫苦户这个帽子谁也不想戴,我有手有脚,可以养活她们娘俩了。”陈四孩指着墙上的脱贫光荣证说,现在住得好,吃穿也都不愁了。
 
  “扶贫工作不仅让贫困户摆脱物质上的贫困,更要让他们摆脱精神上的贫困。”张民说,宿州市通过将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等手段,创新和培育扶贫脱贫动力机制,希望能真正帮他们实现物质精神双脱贫,这不仅为贫困户致富奔小康扎牢根基,也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活力。
 
     (记者吴慧珺)新华社合肥电
 

 
 

安徽宿州:扶贫先扶“精气神”

( 2018-03-27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脱贫攻坚
  相关文章: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每日电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每日电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每日电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