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旧版 2018年03月1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中国新闻
14 11/14 10 11 12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春运收官,“中国速度”“中国服务”亮眼
· 唐山:钢企将实施精准化错峰生产
· 325张工资条里,触摸时代变迁
· 今年将探索城市租房常住人口落户公共户口
· 公务员政务失信将影响任用
· 农民工欠薪治理纳入政府考核
· 将建校外培训机构“黑名单”
· “最多跑一次”改革再深化
· “只要你愿意,落户我来办”

  相关文章: 
325张工资条里,触摸时代变迁

( 2018-03-1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中国新闻
 
  青岛退休教师张伟源在家中介绍工资条构成明细(3月8日摄)。
新华社记者李紫恒摄
 
  青岛退休教师张伟源和老伴在家中翻看《工资收入凭证汇集》(3月8日摄)。
新华社记者李紫恒摄
 
 
  工资是每个人都非常关心的话题,但是你注意过自己的工资变化吗?你历年来的工资条都还在吗?青岛一名77岁的退休教师把1991年至今27年的325张工资条整理成《工资收入凭证汇集》。小小工资条不仅呈现这名退休教师的家庭收入变化,更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普通家庭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记者近日来到位于青岛市市北区水清沟的退休教师张伟源家,老人看上去精神矍铄,银白色的头发一丝不乱,行动敏捷,语言表达流利,根本看不出来他已77岁。
 
  张伟源1962年参加工作就进入教育系统,先后在两所中学任语文教师。由于在学校负责过一段时间的校报编辑和出版工作,因此他对档案资料收集和整理特别感兴趣。2001年,张伟源退休后便整理归档了这本《工资收入凭证汇集》。
 
  张伟源将1991年至今27年的325张工资条按照时间先后顺序粘贴在一个类似影集的本子上,并备注了每年工资收入总和。
 
  上世纪90年代初的工资条已经泛黄,一些字迹已经模糊,但细细品味起来,却能看到不同时代的记忆与变迁,例如粮价补贴、灭鼠补贴等,都是特殊的“年代名词”。
 
  张伟源说,1991年他每月工资是287元,到2017年已经涨到数千元,家庭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工资光应付吃穿就捉襟见肘,根本别想攒钱。现在吃穿根本不用计较花多少钱,也能存下钱。
 
  张伟源1962年刚工作时,最大梦想就是有一辆自行车,但只能想想而已。“现在买辆汽车都没问题,只是我们年龄大了对汽车不感兴趣,孩子们早就都买车了。”他说。
 
  除了工资条,张伟源保存的家庭账本同样见证了时代变迁:1983年主要支出是馒头、豆腐、饭票、菠菜等,而且这一年有3个月还出现了负数,入不敷出;1998年,支出中出现了猪耳、蛋糕和排骨等;2005年,家庭支出中出现了海参。
 
  “这些工资条是一面镜子,反映了我的工资收入变化,从中也能看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普通家庭收入的巨大变化,非常有意义。”张伟源说,“这些工资条对我来说就像老朋友,时不时拿出来聊聊天。将来孩子们翻翻这些工资条,就能触摸到家庭和时代的变迁。”
 
  除了享受美好生活外,收集整理工资条等家庭档案是张伟源退休之后的一项工作。“现在不愁吃穿,退休之后要有一些爱好,才能让生活更丰富更美好。”张伟源说。
 
 (记者张旭东)新华社青岛3月13日电
 
 

325张工资条里,触摸时代变迁

( 2018-03-14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中国新闻
  相关文章: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每日电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每日电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每日电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