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旧版 2018年03月1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成风化人
16 14/16 13 14 15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海南“绿色娘子军”,让万亩沙丘披绿装
· “黑脸大帅”,硬骨头办三千多铁案
· 李素萍荣休,“素萍服务组”继续“伸手帮一把”
· 藏族群众“好亲戚”,生命定格在高原

  相关文章: 
200面锦旗和4000封感谢信,这个铁路服务组有啥“魔力”?
李素萍荣休,“素萍服务组”继续“伸手帮一把”

( 2018-03-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成风化人
 
 
 
  ▲李素萍(左一)与她的团队在北京站“素萍服务室”内给旅客发春联。
新华社记者张晨霖摄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丁静
 

 
  “有困难找李素萍!”
 
  李素萍是谁?她是一位普通的北京站客运服务员,以她名字命名的“素萍服务室”,是北京站内一个30多平方米的重点旅客休息区。
 
  然而正是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李素萍和她带领的“素萍服务组”收到了河南、安徽、黑龙江等地旅客寄送的200多面锦旗和4000多封感谢信。“有困难找李素萍”这句话不仅成了北京站的流行语,更在南来北往的旅客中广为流传。
 
  3月12日,今年全国春运落下大幕,李素萍也迎来退休的光荣时刻,但“素萍服务组”正值青春年华。
 
  为旅客服务近30年,走了20多万公里,推坏142把轮椅


 
  在北京站,重点旅客指的是老、弱、病、残、孕、幼旅客。为了能让旅客们平平安安上车,李素萍把“伸手帮一把”练到了极致:给困难旅客买东西、带孩子、买票。“那个年代很多旅客经济条件不好,一张票、一顿饭就能帮人渡过难关。”李素萍说。
 
  “最近一次执勤中,辽宁锦州的老张带着孙女来了,他家孙女都长那么高了。”李素萍用手比画着说,脸上露出了笑容。
 
  2012年,老张刚出生没多久的孙女得了重病,从老家锦州到北京看病,凌晨下了火车人生地不熟,一家人手足无措。值班的李素萍忙上前询问,并护送老张一家出站,安排他们坐上去医院的出租车。
 
  “看完病来北京站找我!”时间紧迫,李素萍仅说了这一句话。当天下午孩子接受完治疗后,老张又来车站乘车返回。李素萍帮着买票、跟车长沟通,并给孩子安顿好卧铺。“人心都是肉长的,孩子治了半年,我坚持帮了半年。老张说他家孙女的成长,我有很大功劳。”李素萍有点自豪地说。
 
  自掏腰包资助贫困大学生;亲手给大小便失禁的旅客换洗衣服;旅客行动不便上不去车时,弯下腰身,背进车厢……身高不到一米六的李素萍,曾用担架车先后推4个患有股骨头坏死的男子上车。
 
  从事客运服务近30年来,李素萍推着轮椅折返于候车厅和站台间,走了20多万公里,推坏142把轮椅。
 
4000多封感谢信,打开全是故事


 
  互联网时代谁还会收到挂号信呢?据统计,这些年来李素萍和她的服务组共收到了4000多封感谢信,其中成立不到7年的“素萍服务组”收到的就有2100余封,盖着邮戳、贴着邮票的信摞起来比人还高。
 
  北京站自2011年11月开设“素萍服务组”“素萍热线”“素萍微博”,李素萍担任业务指导。团队成员由4人逐渐扩充到14人,一步一个脚印走得很踏实。
 
  在“素萍服务组”一间狭小的办公室内,墙角立着一组一人高的铁皮柜。打开柜门,满是信件,打开信封,全是故事。
 
  “我们从她们身上看到了雷锋的影子。”寄信人侯宝莲、赵鹏,2016年7月。
 
  “作为一个不经常出门且行动不便的外地人,在北京站一下车就受到如此热情的帮助。”寄信人张秀清,2014年10月。
 
  “阿姨颤抖的双手好像没有力气了,我还有好多话要和你说,期待下次还能见到你。”2014年9月,身患癌症的李玉兰给张素萍写道。
 
  ……
 
  “素昧平生隆冬觉春暖,萍水相逢人海沐人和。”这是2003年一位山东旅客赠予的对联。来自旅客的“墨宝”,这不是独一份:“厚德载物”“宾至如归”……旅客们对“素萍服务组”怀着满满的感恩之情。
 
从“1”到“14”,“京铁玫瑰”的坚守


 
  2018年春运期间,由于北京站的客流量持续攀升,李素萍和她的徒弟们像陀螺一样一刻不得歇。自2月1日春运开始,李素萍连续13个昼夜,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以上。
 
  对于徒弟们,从观察残疾旅客表情到与不同性格旅客的沟通技巧,从一般的服务要点到重病旅客、突发急病旅客的应急处置措施,李素萍无不悉心传授、毫无保留。“带过50多个徒弟,现在却只留下了14个。”李素萍说,在北京站工作不仅要求高,活儿还不好干。
 
  “素萍服务组”平均年龄22岁,几乎都是女同志。“姐妹间真情相待,工作上团结互助。”大徒弟曹燕说,“大家都管我叫燕姐,还有1998年的‘小钢牙’,1991年的‘淘淘’,1993年的‘谢二’。”因常穿红衣,她们被旅客称作“红衣天使”“京铁玫瑰”。
 
  看着徒弟们的成长和旅客对她们的认可,李素萍说:“放心了,我的工作结束了,服务组迎来崭新的开始。”
 
  听闻李素萍即将退休,多次受到照顾的91岁老人马静兰特意来到服务室,给她唱了一曲《红灯记》;一位连续5年被李素萍帮助的旅客在即将上车时,将包里的两个苹果递给李素萍,嘱咐她保重身体。
 
  近30年来,北京站外,明城墙遗址公园里的国槐树茂盛生长,木已成林。北京站内,曾经单枪匹马的客运服务员李素萍,已经组建一个团队。“素萍服务组”把根牢牢扎在基层,为旅客撑起一个温暖的港湾。
(参与采写:陈旭、吉宁)
       据新华社北京3月12日电
 
 

200面锦旗和4000封感谢信,这个铁路服务组有啥“魔力”?
李素萍荣休,“素萍服务组”继续“伸手帮一把”

( 2018-03-13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成风化人
  相关文章: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每日电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每日电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每日电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