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旧版 2018年03月1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两会特刊
15 5/15 4 5 6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让公平正义之光暖人心田
· 聚焦两高报告中的十大法治亮点

  相关文章: 
让公平正义之光暖人心田
从全国两会看司法公正

( 2018-03-1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两会特刊
 
 
 
  新华社记者丁小溪、罗沙、熊丰
 

 
  “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铮铮誓言,也是衡量司法工作成败的关键标尺。
 
  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司法机关不断筑牢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推动完善公正高效权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动真碰硬
 
坚决破除阻碍公平正义的顽瘴痼疾


 
  2018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广西大新县人民法院推出化繁为简的“填空式起诉状”,为立案登记群众提供便利。即使是文化程度不高的老百姓,也可以快速“填”出一份合格的起诉状。
 
  从立案审查制,到立案登记制,再到各类方便群众诉讼的措施——曾让人深恶痛绝的“立案难”成为历史,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司法体制改革的一个生动缩影。
 
  “今年的两高报告给我的一个深刻印象,就是司法机关近年来迎难而上,通过扎实的改革促进司法公正。”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孙宪忠代表说。
 
  这是司法领域一场触及灵魂的革命——
 
  2017年,辽宁省三级法院、检察院启动员额退出机制,对不胜任一线办案的、离开办案岗位的、因违纪违法不适合继续履行办案职责的及时退出员额。60名法官、88名检察官就此退出员额。
 
  “司法责任制改革是司法体制改革的‘牛鼻子’,要牵住这个牛鼻子,首先要落实好员额制改革。”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朱征夫委员说。
 
  经过改革,全国法院从211990名法官中遴选产生120138名员额法官,85%以上人员向办案一线集中;全国检察院开展内设机构改革,一线办案力量普遍增长20%以上。全国法官和检察官队伍“重新洗牌”,办案团队结构优化,办案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
 
  法官对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定检察官权力清单,入额领导干部带头办理重大疑难复杂案件……以往层层审批、权责不清、效率不高等问题得到有效破解,“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正在成为现实。
 
  “要进一步落实员额制,严把入口关,倒逼法官和检察官提升本领,推动司法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福建省律师协会名誉会长洪波代表说。
 
  切中要害,直面影响刑事司法公正的突出问题——
 
  全国法院试行庭前会议、排除非法证据、法庭调查三项规程;
 
  推进庭审实质化,完善侦查人员、鉴定人、证人出庭作证机制;
 
  检察机关办理刑事案件严格排除非法证据;
 
  更加充分保障律师会见权、阅卷权、调查取证权;
 
  ……
 
  “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可称之为维护司法公正的筑基之举。”最高法新闻发言人林文学说,“证据展示在法庭上,有理说在法庭上。无论什么人打官司,找关系不如找证据。”
 
  过去五年,检察机关对不构成犯罪或证据不足的不批捕62.5万人、不起诉12.1万人;人民法院对2943名公诉案件被告人和1931名自诉案件被告人依法宣告无罪,纠正重大冤错案件39件78人……司法体制改革刀刃向内,努力让每一起案件的判决都能经得起历史考验。
 
  “司法机关要进一步加强审判监督、诉讼监督,坚持在保障人权中打击犯罪,确保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有罪的人受到公正惩罚。”吉林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杨克勤代表说。
 
公正司法
 
全面护航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18年2月12日,张文中诈骗、单位行贿、挪用资金再审一案在最高法第一法庭开庭。最高检针对该案成立专门办案组,与最高法同步审查,依法提出检察意见。
 
  加强产权司法保护,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这起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案件,同时出现在今年的最高法和最高检工作报告中。
 
  “司法机关依法定程序纠正确有证据证明的涉产权冤错案件,不仅仅是公正审理个案,更会产生发挥司法保护产权的示范效应,鼓舞市场主体的法治信心。”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迟日大委员说。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为司法机关带来了新的课题。
 
  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司法公正的红利不断释放——
 
  从最高法出台加强产权司法保护17条意见、制定保障企业家创新创业10条具体措施,到检察机关严惩侵犯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合法权益犯罪,推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一系列司法“组合拳”给各类市场主体吃上“定心丸”。
 
  “检察机关将继续坚持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推动形成更加有利于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和干事创业的社会氛围。”福建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霍敏代表说。
 
  守好老百姓的钱袋子,司法机关重任在肩——
 
  人民法院审结民间借贷案件705.9万件、互联网金融案件15.2万件,检察机关起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传销等涉众型经济犯罪8.2万人……司法机关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给出亮丽的成绩单。
 
  当前金融诈骗犯罪仍然处于活跃期,非法集资等重特大案件时有发生。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龚稼立代表说,人民法院要积极发挥好金融审判对金融市场的引导和规范作用,全面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健康发展。
 
  守护绿水青山蓝天,离不开公正司法的力量——
 
  2017年夏天,备受关注的腾格里沙漠污染公益诉讼案在宁夏中卫中院一审调解结案。涉案8家污染企业在投入5.69亿元用于修复和预防土壤污染的资金基础上,再承担环境损失公益金600万元。
 
  从最高法制定环境公益诉讼等司法解释,到人民法院依法审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1.1万件;从检察机关连续四年开展专项立案监督从严惩治破坏环境犯罪,到最高检挂牌督办64起重大案件……生态环境司法保护踏出坚实步伐。
 
  “完善环境资源审判机制,继续推进环境公益诉讼,这些措施对于绿色发展意义重大。”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研究会负责人吕忠梅委员说,“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司法机关大有可为。”
 
司法为民
 
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更高期待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
 
  2017年5月,河南郑州医生杨某在电梯内劝阻老人吸烟引发争辩,老人不久后猝死,杨某被家属诉至法院,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今年1月,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医生电梯内劝阻吸烟案”进行二审宣判,驳回原告诉讼请求,被告杨某不承担法律责任。
 
  公正司法,不止于扬善惩恶,更能树立规则、引领风尚。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相应地,在司法领域,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也有了更高的期待。”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张文显说。
 
  司法为民,就要打通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
 
  “执行难”直接影响公平正义的实现。过去五年,人民法院受理执行案件2224.6万件、执结2100万件,执行到位金额7万亿元;联合国家发改委等60多个单位构建信用惩戒网络,“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格局初步形成……
 
  “最高法提出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力争让这一历史难题真正成为历史,司法权威度、公信力显著提升。”民建广西委主委钱学明委员表示,“基本解决执行难”迎来决战之年,相信人民法院将如期打赢这场硬仗。
 
  司法为民,就要让公平正义愈发可触可感可信——
 
  中国庭审公开网直播庭审64.6万件;
 
  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开文书4278.3万份,成为全球最大裁判文书资料库;
 
  四级检察院全部实现案件信息公开系统、电子卷宗系统、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新闻发言人全覆盖……
 
  今年两高报告上,二维码再次“如约而至”。扫描二维码,报告就可以“动起来”“有声音”“可互动”。
 
  “两高报告印上二维码已不是第一次,这是司法机关深化司法公开,让司法权在阳光下运行的一个标志。期待司法机关能给大家带来更多这种‘惊喜’。”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委员说。
 
  司法为民,就要坚持百姓有所呼,司法有所应——
 
  从制定关于劳动争议、食品药品、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司法解释,到开展家事审判方式改革试点;从惩治涉医犯罪、推进平安校园建设,到扫黑除恶不留死角;从妥善审理征地补偿案件,到设立旅游法庭,就地化解旅游纠纷……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期待,是司法机关前进的动力。
 
  新时代昭示新气象,新征程呼唤新作为。
 
  “我是全国12万名法官中的普通一员,是能以一纸判决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一份力量!”北京房山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二庭庭长厉莉代表说。
 
  “新时代下,我们要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把握人民群众对司法的新期待,不断丰富司法为民举措。”青海省西宁市检察院公诉处处长沙沨代表说。
 
  人们相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司法机关扬帆前行,让公正之光暖人心田。司法制度建设向着公正高效权威的目标扎实迈进,必将创造法治中国建设新的辉煌。
    (参与采写:乌梦达、周颖、王成、吴文诩、李鲲、孟含琪)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
 
 

让公平正义之光暖人心田
从全国两会看司法公正

( 2018-03-10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两会特刊
  相关文章: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每日电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每日电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每日电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