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旧版 2018年03月0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乡村振兴
16 15/16 14 15 16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高铁技术进村,生活污水“不出门”
· 陕西高陵:高科技“美容术”让“脏”村换新颜
· 重庆:农民变股东,乡村发展更有后劲
· “村里请戏传统又回来咯”
· 一个空心村的“双赢”治理探索
· 西藏:三年内所有乡镇和建制村通公路
· 贵州江口:“非凡土鸡”脱贫成效也非凡
· 武夷山:精准监督促扶贫

  相关文章: 
加速推动农村产权改革
重庆:农民变股东,乡村发展更有后劲

( 2018-03-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乡村振兴
 
  据新华社重庆电(记者李松)推动乡村振兴,离不开城乡资源互融互通。重庆加速推动农村各类产权制度改革,打牢城乡资本、技术、人才融通基础,使城乡之间产生“化学反应”,助推了乡村发展。

  重庆九龙坡、沙坪坝等地,积极推动集体资产股份化改革,使集体资产在保值增值、规范发展的同时,也让“农民股东”共享发展收益,有的村社“农民股东”每年分红能达万元以上。

  沙坪坝区童家桥村厂房、门面等租赁收入稳定,村集体资产管理公司估值数千万元,还投资建设了一个工业园区。近年来,随着集体资产规模不断壮大,其“价值认定、成员界定、量化确股、完善法人治理、规范收益分配”等改革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童家桥村不少村民说,股份化改革实施后,大伙儿不再是集体资产概念上的主人,而是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股东。现在人人都关心集体资产运行情况,希望企业做大做强,获得稳定资产收益。

  乡村振兴,产业为基。在涪陵区,不少农户量化了土地股权,入股合作社或农业企业,“变现”了土地经营权价值。在治坪村,重庆三峡笋业有限公司与当地农户合股成立了种植股份合作社,生产竹笋类休闲食品。全村120多户农民以土地经营权折价入股,占总股本的15%。“农户与企业结成紧密的利益联结,发挥各自优势,带动效益明显。”三峡笋业公司董事长李承洪说。

 

加速推动农村产权改革
重庆:农民变股东,乡村发展更有后劲

( 2018-03-05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乡村振兴
  相关文章: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每日电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每日电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每日电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