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脱贫攻坚 |
8 |
4/8 |
3
|
4
|
5
|
>
|
>| |
|
|
PDF版 |
|
|
|
|
|
扶志又扶智,凉山“阿吼拉达”迎巨变 |
|
|
( 2018-02-0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脱贫攻坚 |
|
|
|
▲搬进新居的曲木产哈莫老人(右)没想到这辈子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坐在新房前喜极而泣(1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肖林摄
|
|
新华社成都2月7日电(记者肖林、陈地)王小兵是国家电网四川公司派驻阿吼村的第一书记,刚来扶贫时他问遍村中老人,除了知道“拉达”就是“山沟”,没人清楚“阿吼拉达”的具体含义。在“彝族老家”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阿吼拉达”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山村。
住在海拔3000米的山上,进出要攀岩过涧,下山走一天,上山再走一天。因为没有路,所以祖祖辈辈没人养马,养猪、养鸡很难卖成钱,家家户户只知道靠土豆、荞麦糊口。
年近八旬的阿说牛牛没想到“王书记”找来的农业公司,能让种土豆的地上长出值钱的羌活、百合,即使没法在村里的合作社打工,她流转一小块地也有3000多元的租金。为了让村民下决心发展绵羊等高山畜牧业,村里先开展的阉鸡“养殖竞赛”不仅承诺包销,养得多的还有额外奖励,结果养鸡户平均一家增收1000多元。
真金白银的成效是最好的“扶志、扶智”方式,让“土豆填肚子、养鸡换盐巴”的阿吼村村民,第一次有了自己的“产业”,贫困户人均年收入从2015年的1500元增长到2017年的5500元。如今,阿吼村通了水泥路,村民们添置了50多辆摩托车。政府出资修建的73栋易地扶贫搬迁房,在平整后的乱石滩上拔地而起,家家户户通了电,用上了自来水,2017年实现整村脱贫。这两年,20多位姑娘嫁进了这个小山村。
海来略哈莫去年底娶了儿媳,又搬进其中一栋100平方米的新居。搬家时,她没按老习俗杀猪宰羊宴请亲朋,只用电饭煲煮了一锅稀饭以示“新居开伙,和和美美”。“全村都提倡‘移风易俗’,家里和亲戚都省了一笔开销。”海来略哈莫说,以前就是裹着“擦尔瓦”(批毡),睡在用草铺的地上,遇到“大事”,背债也不能丢了面子。以前村里有些人实在凑不到钱,就只能打一辈子光棍。
“猴子靠树林,彝人靠家支”,彝族地区注重血缘,崇尚礼节,但往往导致婚丧嫁娶铺张浪费,举债致贫。王小兵说,过去老人去世借钱都要杀几十头牛,“吃不完才有面子”。娶亲聘礼多的要花几十万元,办完婚礼就得过苦日子。
65岁的博立木呷,曾经是村里“最有文化”的人,他认为最大的变化是新修的“一村一幼”,因为“摆脱贫困最终还是要靠知识”。念过初中、当了40多年代课老师的他,现在是幼教点的辅导员,亲眼看着32名3至7岁的“泥娃娃”,学会了讲卫生、懂礼貌。最关键的是学会了普通话,上小学后能“听得懂,跟得上”。
19岁的博立史布现在外地念初三,他在老屋房门上写下“明天,你好!”几个大字。“我相信明天是美好的。”博立史布说,“精准扶贫实施后,每次放假回家都看到变化。有国家的帮助,再加上我们自己努力,我相信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洗脸,洗手,洗脚,洗澡,洗衣服”“不坐地上坐板凳,不睡地上睡床铺,不用锅庄用灶台”,从奴隶制社会“一步跨千年”的阿吼村,点点滴滴的细微变化,正在汇聚成凉山彝区脱贫奔小康的社会巨变。
凉山州9000多名帮扶干部和2400多名第一书记扎根在扶贫一线,2017年全州近14万人脱贫,脱贫群众不仅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而且过上“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四好新生活。
|
|
扶志又扶智,凉山“阿吼拉达”迎巨变
|
|
|
|
( 2018-02-08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脱贫攻坚 |
|
|
|
扶志又扶智,凉山“阿吼拉达”迎巨变 |
|
|
( 2018-02-0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脱贫攻坚 |
|
|
|
▲搬进新居的曲木产哈莫老人(右)没想到这辈子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坐在新房前喜极而泣(1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肖林摄
|
|
新华社成都2月7日电(记者肖林、陈地)王小兵是国家电网四川公司派驻阿吼村的第一书记,刚来扶贫时他问遍村中老人,除了知道“拉达”就是“山沟”,没人清楚“阿吼拉达”的具体含义。在“彝族老家”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阿吼拉达”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山村。
住在海拔3000米的山上,进出要攀岩过涧,下山走一天,上山再走一天。因为没有路,所以祖祖辈辈没人养马,养猪、养鸡很难卖成钱,家家户户只知道靠土豆、荞麦糊口。
年近八旬的阿说牛牛没想到“王书记”找来的农业公司,能让种土豆的地上长出值钱的羌活、百合,即使没法在村里的合作社打工,她流转一小块地也有3000多元的租金。为了让村民下决心发展绵羊等高山畜牧业,村里先开展的阉鸡“养殖竞赛”不仅承诺包销,养得多的还有额外奖励,结果养鸡户平均一家增收1000多元。
真金白银的成效是最好的“扶志、扶智”方式,让“土豆填肚子、养鸡换盐巴”的阿吼村村民,第一次有了自己的“产业”,贫困户人均年收入从2015年的1500元增长到2017年的5500元。如今,阿吼村通了水泥路,村民们添置了50多辆摩托车。政府出资修建的73栋易地扶贫搬迁房,在平整后的乱石滩上拔地而起,家家户户通了电,用上了自来水,2017年实现整村脱贫。这两年,20多位姑娘嫁进了这个小山村。
海来略哈莫去年底娶了儿媳,又搬进其中一栋100平方米的新居。搬家时,她没按老习俗杀猪宰羊宴请亲朋,只用电饭煲煮了一锅稀饭以示“新居开伙,和和美美”。“全村都提倡‘移风易俗’,家里和亲戚都省了一笔开销。”海来略哈莫说,以前就是裹着“擦尔瓦”(批毡),睡在用草铺的地上,遇到“大事”,背债也不能丢了面子。以前村里有些人实在凑不到钱,就只能打一辈子光棍。
“猴子靠树林,彝人靠家支”,彝族地区注重血缘,崇尚礼节,但往往导致婚丧嫁娶铺张浪费,举债致贫。王小兵说,过去老人去世借钱都要杀几十头牛,“吃不完才有面子”。娶亲聘礼多的要花几十万元,办完婚礼就得过苦日子。
65岁的博立木呷,曾经是村里“最有文化”的人,他认为最大的变化是新修的“一村一幼”,因为“摆脱贫困最终还是要靠知识”。念过初中、当了40多年代课老师的他,现在是幼教点的辅导员,亲眼看着32名3至7岁的“泥娃娃”,学会了讲卫生、懂礼貌。最关键的是学会了普通话,上小学后能“听得懂,跟得上”。
19岁的博立史布现在外地念初三,他在老屋房门上写下“明天,你好!”几个大字。“我相信明天是美好的。”博立史布说,“精准扶贫实施后,每次放假回家都看到变化。有国家的帮助,再加上我们自己努力,我相信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洗脸,洗手,洗脚,洗澡,洗衣服”“不坐地上坐板凳,不睡地上睡床铺,不用锅庄用灶台”,从奴隶制社会“一步跨千年”的阿吼村,点点滴滴的细微变化,正在汇聚成凉山彝区脱贫奔小康的社会巨变。
凉山州9000多名帮扶干部和2400多名第一书记扎根在扶贫一线,2017年全州近14万人脱贫,脱贫群众不仅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而且过上“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四好新生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