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旧版 2018年02月0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新闻纵深
8 6/8 5 6 7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为“世界巨眼”装上“中国之眸”
· 他们笔下,有抗癌“千钧之力”
· 从中央部门会议看今年经济发展思路

  相关文章: 
他们笔下,有抗癌“千钧之力”
医生、患者和家属们的画作与文字里,蕴藏着美好、温暖和鼓舞人心的力量

( 2018-02-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闻纵深
 
  新华社北京2月6日电(记者侠克、林苗苗)癌症被认为是世界五大绝症之一,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仍难免让人谈之色变。近日,记者走进抗癌一线,发现在与病魔斗争的过程中,在医生、患者和家属们的笔下,蕴藏着美好、温暖和鼓舞人心的力量,而这种力量从未消逝。
 
  医生笔下:医学大家手绘图出神入化


 
  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的办公室内,胸外科秘书李斌从整齐存放的文件夹中,拿出了几张泛黄的手绘图。虽然是复制版,但极其精致的细节仍能让我们感受到作者精湛的画功和深深的岁月痕迹。
 
  手绘图的作者是医院胸外科的前辈之一——黄国俊,一位知名食管癌和肺癌专家。三年前,这位才华横溢的医学大家在美国与世长辞。但从泛黄的手绘图中,依然可以管窥这位大家的风采。
 
  黄国俊1920年生于广东省丰顺县一个世代经商之家,高中时他的绘画才能就非常突出,素描和炭笔画作品常被校方展出。
 
  从医学院毕业后,1948年黄国俊来到理想中的协和医学院,并在名师吴英恺的指导下从事胸外科专业。黄国俊的绘画才能在重视解剖的外科领域为他助了一臂之力。
 
  黄国俊在自述中写道:“我喜欢素描,常常在病历及手术记录中加入插图,科里的主任和高级医师在手术时如有特殊发现,也常常叫我到现场把手术发现画出来。”
 
  黄国俊的老师吴英恺在1948年著书时,曾让他帮忙画了一套食管胃贲门吻合术的手术图谱,并在保存了50年后将画赠还给了黄国俊,亲手写上“1948年黄国俊绘”。
 
  曾与黄国俊共事多年、目前已退休的张汝刚告诉记者:“黄国俊主任的图很多都是手术后在办公室里画成的。我们也都会画一些图,但在我认识的人里面没有人能达到他的水平。黄主任做事相当严谨认真,做手术很细致,一步步非常清晰。”
 
  黄国俊是一位出色的外科医生,也是一位优秀的学者。他在国内外发表了200多篇论文,其中大部分都是第一作者,被公认为食管癌方面贡献突出的专家。
 
  1988年,黄国俊应邀到伦敦接受英国皇家外科学院授予荣誉院士的称号,是我国获得此荣誉的第一人。1995年,在意大利米兰召开的国际食管疾病学会国际学术大会上,黄国俊被接纳为永久荣誉会员。
 
  患者笔下:用画笔勾勒出感恩与希望


 
  去年9月,不幸患白血病的湖南青年李真一封“告母家书”,表达了对母亲的心疼与深切感恩。这封家书在《见字如面》栏目播出后,动人的文字和真挚的情感让万千网友为之“泪奔”。
 
  当时,李真已经接受了哥哥的骨髓移植,但一直受到严重排异反应的折磨,骨瘦如柴,肺部也发生了真菌感染。在多次病情的起伏与绝望中,他瘦小的母亲一直在身边竭尽全力地照顾他。
 
  “情之厚如斯,百世不足还。”“妈,我能在这里和您做些约定吗?无母不成家,为了这个家,您得保重好自己。关于我,咱们努力就好,我不会遗憾和抱怨,您也不必自责。”李真笔下的文字深情质朴,让人为之感动。
 
  原本没有绘画基础的李真开始用彩色铅笔画画。狐狸、小狗、小猫、兔子、猴子、小鸟……李真画的动物笔触细腻,眼睛充满灵性。
 
  记者近日了解到,由于肺部问题严重,李真今年1月已转到北京的中日友好医院等待肺移植手术。但一方面,高达60万元的手术费只募集到了约十分之一,另一方面他的体重等身体状况与做手术的要求仍有很大差距。
 
  李真告诉记者:“画画是为了住院的时候转移注意力,调节心情,也是希望能学点东西。心情不好时就画些色彩比较鲜明的东西,比如花儿、风景;心情不错时就从网上找些好看的动物图片,下载到手机里照着画。”
 
  “有时一天画一两个小时,几个月的时间里,我给我妈和女友也画了一两幅。”李真有点不好意思地说,“不过我还不怎么会画人物,所以画得不好。”
 
  “我最近突然有个不太切合实际的想法,如果可以的话,希望自己能有机会和能力,把那些帮助过我的人都画出来,或者说有他们喜欢的东西,我给画出来,算是对他们给我帮助的一种感恩和铭记方式吧!”李真说。
 
家属笔下:“心语墙”传递祝福力量


 
  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患者家属的笔下也让人感受到一股振奋人心的精神力量。在各病房的“心语墙”上,贴满了彩色心形祝福卡。上面不仅有患者、家属的康复愿景,也有医生、护士的美好祝福和鼓励。
 
  2月6日下午是贾瑞斌的妻子胡桂芬26年来的第6次“抗争”。“这次虽然是个微创手术,但我心里也是很担心,因为在这之前已经有5次相同经历。”贾瑞斌说,妻子26年前发现患有子宫癌,在确诊为早期之后,进行了手术切除。不幸的是,妻子又于1999年、2004年和2008年分别在乙状结肠、盲肠、直肠距肛门13公分处发现了肿瘤的病变,期间还有一次在手术缝合的刀口处也发现了病变。
 
  “每一次做手术都很担心,压力一次比一次大。”贾瑞斌说,“从上周四妻子住院当天我就写下了‘祝爱人身体早日康复’的心愿卡。这是对爱人的祝愿,也是精神上的寄托。”
 
  “1999年那次发现的肿瘤已经属于中晚期,我当时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精神一下子就垮了,觉得以后没日子过了。”贾瑞斌的眼眶有些泛红,“我从部队转业之前,一年也回不了一两次家,家里的事情都是妻子在张罗。妻子为了家庭付出了很多,受了很多苦。”贾瑞斌说,从那时起,自己每天写日记,表达对妻子的祈祷也舒缓自己的压力。
 
  说到此时,贾瑞斌再次拿起笔和卡片,写下“祝老伴胡桂芬手术顺利,身体早日康复!爱人:贾瑞斌”。
 
  “心语墙”上还有很多像这样的祝愿:“祝老爸早日康复,手术成功”“无论遇到什么,因为有医生护士的精心治疗,都算不了什么”……一张张小卡片上简单朴实的话语,为患者、医生创造了表达情感的空间。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院长季加孚在“心语墙”写下:“早日康复,医生护士永远是你们的保护神,与你们同在。”
 
  季加孚说:“我们从关注疾病,到关注生病的人,关注患者和家属的感受。在跨越疾病的过程中,我们写下祝福和希望,帮助他们前行,让患者有信心早日恢复健康。”
 
  “尽管目前无法用科学准确衡量,但精神心理状况和肿瘤的发生及疗效肯定是有关联的。人是一个整体,如果一个人在治疗中特别焦虑,他的抗打击能力和治疗效果会相对差一些。”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沈琳说,“人文关怀能帮患者和家庭减轻生活的阴霾,缓解焦虑情绪,让他们尽快调整状态来面对困难,点燃追求生命的本能。”
 
  
 

他们笔下,有抗癌“千钧之力”
医生、患者和家属们的画作与文字里,蕴藏着美好、温暖和鼓舞人心的力量

( 2018-02-07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纵深
  相关文章: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每日电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每日电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每日电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