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旧版 2018年02月0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成风化人
8 7/8 6 7 8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谁在山西“认养”古建筑文物?
· 陕西文学的英国“摆渡人”
· “洋记者”眼中的中国航天员
· 回乡路上,那些默默付出的铁路民警

  相关文章: 
陕西文学的英国“摆渡人”

( 2018-02-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成风化人
 
 
▲罗宾和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的教师们在探讨陕西方言的英译方法。新华社记者姚友明摄
 
  
 
  新华社记者姚友明
 

 
  西安市民中很少有人知道:有一位英国人每天跟他们一起挤311路公交车,并在车上“偷听偷学”陕西关中方言。
 
  他就是中国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副教授罗宾·吉尔班克。10年里,罗宾向欧美陆续翻译超过150万汉字的中国文学作品。
 
  临近春节,学校已放寒假,不过罗宾每天仍会去办公室,和学院院长胡宗锋一起工作8小时,翻译近5000个汉字。罗宾说他在中国找到了人生真正的意义所在。
 
  罗宾与西安的缘分始于2008年。当时,罗宾对西安的印象只有兵马俑,至于兵马俑背后的历史,他并不太了解。
 
  “在中国老师的介绍下,我来到西大应聘,突然就爱上了这里。”罗宾说,陕西人特别热情、友善,而且说着好几种方言,这和他的家乡北约克郡日常生活中说方言而不讲标准英语非常类似。
 
  罗宾毕业于威尔士阿伯里斯特维斯大学。被中国传统文化深深吸引后,罗宾开始阅读英文版的《诗经》等经典。同时,他发现陕西的关中方言中有许多表述都来自古代汉语,这更增添了他研究陕西方言的兴趣。
 
  “陕西话与英语中很多表述相近,比如陕西话把妻子称呼为‘屋里头的’,英语里也有‘her indoors’(家内)。”罗宾说,“不要觉得方言都很土,比如陕西话中的‘嫽’,意思是‘特别好’,《诗经·陈风·月出》中就有‘佼人嫽兮’,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美人多漂亮啊’!”
 
  20世纪90年代,高建群的《最后一个匈奴》、陈忠实的《白鹿原》等陕西文学作品的诞生,也使陕西作家群在中国文坛中占有重要位置。因为这些作品中有大量的陕西方言,如何将方言译成能为英美读者接受的英语,一直是陕西文学走向世界的主要“瓶颈”。
 
  为突破这一“瓶颈”,罗宾除了每天坚持坐公交车通勤之外,还跟着胡宗锋一起到陕南、关中和陕北等不同地区采风、调研,体验当地人的生活,甚至参加当地人的红白喜事。罗宾说,通过游历,他对陕西乃至中国文学都有了更深的认识。
 
  利用偶尔回乡的机会,罗宾找到了位于北约克郡的山谷出版社。此前在英国市场叫座的中国读物,基本上只是名人回忆录,普通英国人较为熟悉的中国作家只有张爱玲等。
 
  罗宾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高度发达,英国人现在更渴望通过阅读中国小说来了解一个更加立体的中国。
 
  2017年5月,山谷出版社一口气买下贾平凹、红柯等7位中国作家的7部当代中国小说在全球范围内所有形式出版物的英文版权。目前,这套《陕西故事》中的3部英文版小说已经出版,剩下的作品也将在今年陆续与英国读者见面。
 
  “目前销量在英国非常不错。”罗宾说,陕西作家的作品在英国出版后,BBC都要求通过他联系原作者进行专访。“我妈妈现在简直已经成叶广芩的粉丝了。叶老师的作品关注生态和环保,比如《老虎大福》,还有关于大熊猫的故事。她现在在英国也有很多粉丝。”
 
  从2010年与胡宗锋合作翻译的贾平凹作品《黑氏》登上美国《新文学》杂志开始算起,罗宾与胡宗锋携手翻译的中国小说作品已经超过30部。除了译著外,罗宾还准备在2018年出版两部中英文双语作品:《探究中国》和《罗宾眼中的陕西》。
 
  “我的首要原则,是希望能让更多欧美人读懂中国小说。让更多英国人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罗宾说。
 
          新华社西安电
 

 
 

陕西文学的英国“摆渡人”

( 2018-02-05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成风化人
  相关文章: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每日电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每日电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每日电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