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旧版 2018年02月0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调查观察
16 14/16 13 14 15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票房引发的“小镇青年”话题
· “小镇青年”崛起是文化消费新增量
· “小镇青年论”其实是个伪命题
· 消费升级潜力在“小镇”

  相关文章: 
“小镇青年”崛起是文化消费新增量

( 2018-02-0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调查观察
 
  
曾于里


  或许谁也没有想到,2018年中国电影市场的第一部“现象级”会是《前任3》,该片的票房很可能会突破20亿元。《前任3》艺术性并不高,却取得如此票房佳绩,评论界不约而同地将其归因于“小镇青年”的崛起。

  “小镇青年”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重要的文化消费现象,甚至成为理解这个时代的一个重要关键词。谁是“小镇青年”?“小镇青年”对于国产电影意味着什么?

“小镇青年”如何扛起国产电影票房


  《前任3》上映后便遭遇了口碑危机,评分仅有5.7分,首页的短评几乎都是一星——“又是平庸到不行的片子,戏剧手段单一”“为什么不能评零分!这部刷新我看过的烂片底线”……但它的票房却连连攀升,并且后劲非常足。

  谁创造了《前任3》的票房奇迹?“小镇青年”。一方面,《前任3》受众更偏向于三四线城市,即所谓的“小镇”。数据显示,该片的观影人群中,来自三四线城市的观众占比高达47.4%,是同档期影片中最高的;一线城市观众占比仅为12.2%,远低于国内影片的平均水平。

  另一方面,年轻观众群体即“青年”占比高。淘票票数据显示,对比几部影片的受众,《前任3》24岁以下观众占比达到68.9%,远超其他竞争影片;专科及以下学历观众占38.8%、工人/服务人员占22.2%,为竞争影片中最高。

  一边是《前任3》的票房奇迹,一边是影评人对《前任3》的高调批评,甚至有人激愤地说:“这电影如果票房超《妖猫传》《芳华》,将是对中国电影最大的侮辱!”究竟该如何看待这一悖论?

  “小镇青年”这一概念的流传肇始于2013年郭敬明导演的两部《小时代》,郭敬明以“小镇青年”自诩,与此同时,不少学者也开始注意到“小镇青年”作为文化产业消费群体崛起的影响和意义。这里所说的“小镇青年”,主要指生活在中国三到六线(县城)城市、年龄在15~24岁的人群。应该指出的是,这里的“小镇”并非真实意义上的乡镇,而是代表了和一二线城市相对差异化的消费生态。

  “小镇青年”潜藏着巨大消费潜力。一方面,“小镇青年”人数庞大,是一线城市的好几倍;另一方面,“小镇青年”消费能力更强。有人曾这样描述“小镇青年”的消费画像:“不是钱多,而是可支配的钱多;不是为了消费而消费,而是靠消费来消磨时间。”“小镇青年”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引擎。

  对于电影市场同样如此。2016年《美人鱼》获得了“小镇青年”的热烈追捧,票房一骑绝尘,荣升第一部票房超过30亿的国产影片;2017年《战狼2》的票房突破56亿,杀进了全球电影票房TOP100的行列,其80%的票房来自二线以下的城市……可以这么说,“小镇青年”是制造电影票房狂欢的决定性因素,一部电影如果能够发动“小镇青年”,它的票房绝对不会差。这一现象的潜台词是,在大多数时候,“小镇青年”是沉寂的。

  近年来,中国的影院数量、银幕数量持续增长,这主要得益于电影市场向三四线城市尤其是广大县级城市的渗透和下沉。不过,我们的影院虽然多了,年度人均观影次数却只有一次;银幕数增加了,全国平均的上座率却仍处在14%~16%之间。

  也就是说,“小镇青年”并没有随着银幕的增加而更多地走进电影院,他们并没有充分地被吸纳进既有的产业结构中,成为电影增长的不竭动力,只能为个别电影间歇性地提供能量。

吐槽“小镇审美”不如打磨类型片


  尴尬的是,“小镇青年”也一直被视为国产电影内在品质裹足不前的障碍,在批评者看来,“小镇青年”文化素养普遍不高、审美水准低。这就触及到一个核心问题了:“小镇审美”真的如此不堪吗?“小镇青年”该为国产电影的整体水平“背锅”吗?

  很显然,“小镇审美”并非粗糙的庸众,只是他们的口味更趋主流和大众化。《前任3》之所以受青睐,在于它是一部勉强合格的商业类型片。它艺术成就不高,思想性不高,的确比不上《妖猫传》和《芳华》;但它主题明确、叙事流畅,中规中矩地讲述了一个中规中矩的情感故事,就像是毫无营养但还算美味的爆米花。

  无论是对“小镇审美”的指摘,还是对《前任3》的批评,本质上是对国产电影改革方向的分歧,我们需要倡导的究竟是像《前任3》这样的商业类型片,还是《芳华》这样的文艺片或《妖猫传》这样有追求的大片?商业片与文艺片难道只能非此即彼吗?

  从全球影史来看,商业类型片从来就是电影市场的主体和主流——任何成熟的电影市场都是如此,电影是高投资、高风险项目,没有商业化类型化,市场稳定性就差,风险可控性不足,整个市场就是脆弱的,电影的良性发展便缺乏动力。

  美国奥斯卡颁奖典礼在即,影迷们津津乐道的是《三块广告牌》《伯德小姐》,但这些口碑爆棚的电影的北美票房都不可能敌过像《极限特工3》《星球大战8》这样的商业类型片。支撑起好莱坞市场的不是奥斯卡获奖名单上的电影,而是“好莱坞模式”制造的商业片。

  商业片并不可耻,商业片和文艺片不仅不是非此即彼,反而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只有商业片把电影盘子做大做强,独立的、试验的、先锋的、小众文艺片才可能有生存的空间;同时,文艺片的技术革新、艺术探索也反哺商业片乃至整个电影产业,提供变革方向。中国电影当然需要《芳华》和《妖猫传》,但同样需要《前任3》;我们需要精致的米其林餐厅,也需要能满足更多人需求的小吃快餐。

  国产电影目前存在的根本性问题,一个是我们的商业片很多,但类型化不足。所谓类型化,通俗点说,就是歌舞片得有歌舞片的模式,盗墓探险片得有盗墓探险片的模板,励志喜剧片得有励志喜剧片的套路……每种类型的材料、质感、用途、消费者都不同,因此它们都有属于自己的制作工艺、美学标准。但我们的不少商业片,走的是IP+流量明星+炒作宣传的路径,类型杂糅、不伦不类、粗制滥造,除了商业气息浓厚,什么也没有。

  另一个问题是,文艺对商业片的反哺不足,商业片格调普遍不高。优秀的商业类型是可以既迎合又部分提升观众价值品位的,像2017年引进的几部非好莱坞电影,比如《摔跤吧,爸爸》《天才枪手》就是范本,《夏洛特烦恼》《港囧》《前任3》等备受诟病的原因也在于此,从商业类型片角度上看,它们的确符合流水线水准,但从思想性和艺术格调上看,也确实不算太高。

  “小镇青年”是国产电影的“蓝海”,是文化消费的新增量。如果我们的电影不能满足“小镇青年”的需求,不能为更多区域、城乡的“小镇青年”提供更多具有基本工业水准、让他们喜闻乐见并乐意走进影院的影片,国产电影的发展前景将很难乐观。同样地,如果不能在满足“小镇青年”需求的基础上,适当引导,并不断提升国产电影的审美水平,国产电影的整体水准也很难乐观。

 

“小镇青年”崛起是文化消费新增量

( 2018-02-02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调查观察
  相关文章: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每日电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每日电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每日电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