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旧版 2018年01月2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调查观察周刊
16 16/16 15 16 ****处理标记:[Page]时,数据源为空。 ****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大连消失的报刊亭还能回来吗
· 请善待报刊亭

  相关文章: 
请善待报刊亭

( 2018-01-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调查观察周刊
 
吴旭


  城市里的报刊亭,如同钟楼、车站、治安岗亭、公交站台一样,在便民利民惠民的同时,也见证着城市的变迁,守望着城市的成长与发展。

  回溯历史,自从有了报章杂志后,便有了走街串巷、卖报谋生的报童,也有了固定在城市沿街拐角处的报刊亭。因此,报刊亭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

  报刊亭所经营的报纸杂志,是人们茶余饭后获取各类社会信息的重要来源,更是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彩票市场出现后,“一块钱买份报纸,两块钱买张彩票”成了不少中老年人的生活娱乐方式。

  报刊亭与维护社会治安、管理城乡交通秩序、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治安亭同等重要,本不该被贴上“占道经营”“违章建筑”的标签。在微信、微博、手机APP等新兴媒体风起云涌的当下,个别地方简单粗暴视传统报刊亭为“占道经营”“违章建筑”,显然是对报刊亭的不公。

  据报道,在巴黎、伦敦等世界大都市,报刊亭都作为文化载体得以完好保存下来,政府不仅允许它们存在,甚至还有意把它们打造成经典的文化符号。

  造纸术是中国人发明的,中国人对书籍报刊、对书信书法书本的亲切感、归属感、自豪感“根深蒂固”,情结很重。互联网时代,虽然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改变,便捷、快速、碎片化的“无纸阅读”受到了一些人的青睐,但纸媒阅读的那份真实感、踏实感、独特手感,那种边翻阅报刊边思考的感觉,是任何“新媒体”都无法取代的。相反,或许当“手机控”“手机迷”们幡然醒悟、摆脱了手机的束缚后,他们依然会回归到纸媒阅读的“姿态”和心态。

  至于有人指责报刊亭像“杂货铺”,其实也不能简单责怪报刊亭的经营者。随着网络、手机等新媒体迅速崛起,在传统纸媒普遍不景气的形势下,作为纸媒发行终端的报刊亭,经营者为了生存,为了自己喜爱的“卖报事业”,必然要多种经营,这是趋势,也是必然。

  报刊亭虽然不能发家致富、养活全家,但至少可以解决一两个人的就业问题或者贴补家用。他们在经营报刊的同时,经营一些饮料、食品,为市民提供话费充值甚至代收水费、电费、燃气费,既方便了周边市民,又增加了收入,有何不可?

  小小报刊亭不仅承载着市民对文化知识的渴望,寄托着他们的文化情愫,而且也体现了政府体恤民生的大情怀,我们应善待报刊亭。

 

请善待报刊亭

( 2018-01-26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调查观察周刊
  相关文章: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每日电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每日电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每日电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