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调查观察周刊 |
16 |
13/16 |
12
|
13
|
14
|
>
|
>| |
|
|
PDF版 |
|
|
|
|
|
问题官员为何易被骗? |
|
|
( 2018-01-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调查观察周刊 |
|
本报记者胡锦武、赖星
近年来,贪官买官及贪官家属“捞人”被骗的案件频现报端。涉案者既有一般干部也有省部级等高级领导干部,有的涉案金额高达数千万元。为何问题官员总是被骗?设局者都是些什么样的人?他们如何让官员掉入陷阱?
专家认为,受骗贪官之所以舍得花大价钱买官,不仅仅是为了过官瘾,他们看中的更多是高升之后的前途和“钱途”。升官和发财本就是他们仕途上的一朵双生花、并蒂莲,利令智昏从而被骗。
入局:贪官为“续官命”频上钩
据披露,广东省政协副秘书长罗欧就是因升官心切被忽悠的典型案例。罗欧在位时,曾找人出资4000余万元给社会人员帮其找关系解决副省级待遇,从而上演了一幕“跑官要官终上当受骗”的闹剧。
商人刘某某看出了罗欧的心思,他在向罗欧行贿请求“关照”生意的同时,也把罗欧当做了设局“围猎”的目标。刘某某告诉罗欧,自己认识中央某重要部门的领导,可以帮罗欧解决副省级的待遇问题。
刘某某让罗欧给了他一份个人简历,并解释说,协调提拔罗欧需要2000万元活动费。罗欧的朋友关某答应帮他解决钱的事,并凑齐了2000万元给刘某某。一个月后,刘某某告诉罗欧提拔的事情有进展了,此前的2000万元活动经费已用得差不多,还需要2000万元的活动费。此后,罗欧再次筹集2008万元交付刘某某。
过了一段时间,刘某某告诉罗欧,如果无法搞定省政府秘书长职务,可以先到地市当个书记过渡,过几年再回省里谋个人大或者政协的副职。“我说也可以,刘某某又提出再拿钱给他,但是我觉得提拔希望很小,怀疑他是在骗我的钱,所以没有给他钱,还要他把钱退回来。”罗欧交代。
然而,直到罗欧因贪腐落马,刘某某为他编织的“升官梦”仍然没有实现。《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梳理调查发现,类似罗欧这样“为了升迁搏一搏”“买官被骗”的官员并非个案,他们深信“跑官、买官、卖官”的“潜规则”,如同找到“续命丸”一样,深信设局者帮助他们“续官命”的能力。
中部某省一省级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雷某同样因把仕途升迁的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而落入他人精心设计的骗局中,并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曾是雷某同事的刘某军自称关系很广,认识许多上层领导。随后,对此深信不疑的雷某多次向刘某军表露想在仕途上更进一步的愿望,希望其帮忙。
不料,升迁的事情还毫无着落,刘某军就开始频频以经营的项目资金不足为由找雷某帮助。考虑到自己有求于刘某军,雷某便答应了他的要求。此后,雷某不惜直接出面干预下属企业的正常财务活动,致使该企业存入银行的2亿余元巨额资金被刘某军所骗。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不仅“官员买官被骗”的案例屡见不鲜,而且“官员家属捞人被骗”的案件也时有发生。
例如,某地级市副市长孙某某被“双规”后,他的哥哥孙某明希望把他“捞”出来。此后,孙某明结识了犯罪嫌疑人卢某、严某某等人,卢某等人以把孙某某“捞”出来为由向孙某明索要活动经费,先后骗取700万元。
和诈骗官员类似,这些设局者正是摸准了部分落马官员家属“捞人”的急迫心理,诱导他们以“金钱开路”的方式达到“重罪轻判,大罪小判,小罪不判”的目的,步步为营设计出“假捞人真骗钱”的陷阱。
迷局:“掮客”闻腥而动屡设套
贪腐官员往往对买官卖官的“潜规则”深信不疑,设局者正是利用这一点,编造出自己认识高官、有能力帮助他人晋升的谎言;他们还善于结交身居高位、手握权力的人士,打造权力光环。
辽宁省政府原副秘书长魏某星为谋取职务升迁,前前后后给商人郑某进送钱送物价值达2000余万元。郑某进交代,之所以这些官员都信任他,是因为自己说很多认识中央某单位领导,而这些话都通过别人传到了魏某星那里。
证人李某说:“魏某星说他年龄大了,也是最后一次机会,想有个圆满的句号,郑说能帮一定帮忙。”知情干部郭某在证词中称,魏某星对郑某进说“到营口或是铁岭当一回书记,实在不行去哪个厅当厅长也行,郑某进表示没问题”。
纵观多起贪官被骗的案件,设局者的骗术如出一辙。为了让罗欧相信自己,刘某某还说广东一些地市多名领导干部的人事调动都是自己帮忙给办的。
“他还拍胸脯说绝对是真的,他从不骗人,还说曾帮过一些人提拔。我听他这么说,觉得升职有希望,花点钱也是值得的,就答应他想办法找资金。”罗欧交代。
设局者一旦摸准官员“升迁心切”的心理,就会出面充当用金钱开道买官的“掮客”。有的官员甚至主动给他们送钱送物,即使有疑虑,但在贪念面前也很快被打消。
“开始时,我是很有顾虑的,我已经57岁了,是正厅级,想搏一搏,但希望又不大,且怕事情办不成,万一事情败露出去了,钱打了水漂,我的名声还被搞臭了。”但是,听了刘某某说的这些话,罗欧觉得他是有些关系和办法的。
一些官员的“买官钱”到了设局者手里往往被挪作他用,难以追缴,常常“竹篮打水一场空”。
例如,魏某星高达2000多万元的买官钱,共分成两次送,每次1000万元。郑某进对他说,近日和相关人员喝酒,已经打包票,但不能让组织部领导白办事,底线是500万元,上线是1000万元。在和亲信商量后,魏某星决定走上线,派人连夜给郑某进送钱。最终,郑某进并不能履行承诺,经魏某星等人多次索要,仅返还部分钱款。
贪官“捞官”、贪官家属“捞人”现象频发,还在于一段时间以来,“捞官”“捞人”的土壤真实存在。如曾在中部某县任县委书记的晏某某“卖官”近百次,“卖官”受贿约370万元。
随着反腐不断深入,很多贪官难逃法网。然而,一些官员和家属依然相信“捞官”“捞人”的潜规则,被设局者层层设计,最终上当受骗。
正如刘某某在事后交代的,“我将这些钱用于归还自己的债务,没有去协调关系,自始至终都是欺骗罗欧。我并不认识所谓的领导,就连中央某重要部门领导的姓名,也是通过报纸杂志才知道的。”
观局:制度防微杜渐破“潜规则”
贪官之所以被骗,在于设局者抓住贪官相信走歪门邪道可以达到目的的心理。只要“买官卖官”“捞人平事”有市场,就有人投其所好设局诈骗,最终伤害的还是一个地方的政治生态,腐蚀的是党的肌体。
专家认为,要铲除滋生“捞人”“捞官”的土壤,关键在于培育健康的政治生态健康,建立规范的选人用人制度,防止一些干部的选拔任用程序“走样”,权力握在少数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手中。
“必须改变‘一千个群众说我好,不如一个领导说我好’的现象。”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授陈胜华认为,让群众真正能决定领导干部的命运、升迁,才可能促使他们对人民负责。
用人标准与用人导向紧密相连,是干部工作的首要问题。党的十九大再次明确“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匡正选人用人风气,突出政治标准”,强调“事业为上、公道正派”,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能有效防止跑官要官、买官卖官、亲属“捞人”等问题和矛盾的滋生蔓延。《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梳理发现,从中央到地方对上述问题的解决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党的十八大以来,对《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与《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进行了修订,并颁布实施《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制度治党的篱笆越来越紧,成为全面从严治党重要的制度遵循。
针对中央巡视组“回头看”反馈的天津买官卖官问题突出,天津市专门建立了买官卖官问题“特别监督档案”,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查处的受贿案件中涉及买官卖官问题人员情况进行梳理排查。
“这些被骗的官员并不是真傻,他们之所以舍得花大价钱买官,不仅仅是为了过官瘾,他们看中的更多的是高升之后的前途和‘钱途’,升官是他们发财的重要手段。”陈胜华认为,只有打破潜规则,才能树立明规则;只有充分的监督,才能压缩权力的寻租空间,从而真正斩断买官、捞人的利益链条。
|
|
问题官员为何易被骗?
|
|
|
|
( 2018-01-26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调查观察周刊 |
|
|
|
漫画:曹一 |
|
|
问题官员为何易被骗? |
|
|
( 2018-01-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调查观察周刊 |
|
本报记者胡锦武、赖星
近年来,贪官买官及贪官家属“捞人”被骗的案件频现报端。涉案者既有一般干部也有省部级等高级领导干部,有的涉案金额高达数千万元。为何问题官员总是被骗?设局者都是些什么样的人?他们如何让官员掉入陷阱?
专家认为,受骗贪官之所以舍得花大价钱买官,不仅仅是为了过官瘾,他们看中的更多是高升之后的前途和“钱途”。升官和发财本就是他们仕途上的一朵双生花、并蒂莲,利令智昏从而被骗。
入局:贪官为“续官命”频上钩
据披露,广东省政协副秘书长罗欧就是因升官心切被忽悠的典型案例。罗欧在位时,曾找人出资4000余万元给社会人员帮其找关系解决副省级待遇,从而上演了一幕“跑官要官终上当受骗”的闹剧。
商人刘某某看出了罗欧的心思,他在向罗欧行贿请求“关照”生意的同时,也把罗欧当做了设局“围猎”的目标。刘某某告诉罗欧,自己认识中央某重要部门的领导,可以帮罗欧解决副省级的待遇问题。
刘某某让罗欧给了他一份个人简历,并解释说,协调提拔罗欧需要2000万元活动费。罗欧的朋友关某答应帮他解决钱的事,并凑齐了2000万元给刘某某。一个月后,刘某某告诉罗欧提拔的事情有进展了,此前的2000万元活动经费已用得差不多,还需要2000万元的活动费。此后,罗欧再次筹集2008万元交付刘某某。
过了一段时间,刘某某告诉罗欧,如果无法搞定省政府秘书长职务,可以先到地市当个书记过渡,过几年再回省里谋个人大或者政协的副职。“我说也可以,刘某某又提出再拿钱给他,但是我觉得提拔希望很小,怀疑他是在骗我的钱,所以没有给他钱,还要他把钱退回来。”罗欧交代。
然而,直到罗欧因贪腐落马,刘某某为他编织的“升官梦”仍然没有实现。《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梳理调查发现,类似罗欧这样“为了升迁搏一搏”“买官被骗”的官员并非个案,他们深信“跑官、买官、卖官”的“潜规则”,如同找到“续命丸”一样,深信设局者帮助他们“续官命”的能力。
中部某省一省级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雷某同样因把仕途升迁的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而落入他人精心设计的骗局中,并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曾是雷某同事的刘某军自称关系很广,认识许多上层领导。随后,对此深信不疑的雷某多次向刘某军表露想在仕途上更进一步的愿望,希望其帮忙。
不料,升迁的事情还毫无着落,刘某军就开始频频以经营的项目资金不足为由找雷某帮助。考虑到自己有求于刘某军,雷某便答应了他的要求。此后,雷某不惜直接出面干预下属企业的正常财务活动,致使该企业存入银行的2亿余元巨额资金被刘某军所骗。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不仅“官员买官被骗”的案例屡见不鲜,而且“官员家属捞人被骗”的案件也时有发生。
例如,某地级市副市长孙某某被“双规”后,他的哥哥孙某明希望把他“捞”出来。此后,孙某明结识了犯罪嫌疑人卢某、严某某等人,卢某等人以把孙某某“捞”出来为由向孙某明索要活动经费,先后骗取700万元。
和诈骗官员类似,这些设局者正是摸准了部分落马官员家属“捞人”的急迫心理,诱导他们以“金钱开路”的方式达到“重罪轻判,大罪小判,小罪不判”的目的,步步为营设计出“假捞人真骗钱”的陷阱。
迷局:“掮客”闻腥而动屡设套
贪腐官员往往对买官卖官的“潜规则”深信不疑,设局者正是利用这一点,编造出自己认识高官、有能力帮助他人晋升的谎言;他们还善于结交身居高位、手握权力的人士,打造权力光环。
辽宁省政府原副秘书长魏某星为谋取职务升迁,前前后后给商人郑某进送钱送物价值达2000余万元。郑某进交代,之所以这些官员都信任他,是因为自己说很多认识中央某单位领导,而这些话都通过别人传到了魏某星那里。
证人李某说:“魏某星说他年龄大了,也是最后一次机会,想有个圆满的句号,郑说能帮一定帮忙。”知情干部郭某在证词中称,魏某星对郑某进说“到营口或是铁岭当一回书记,实在不行去哪个厅当厅长也行,郑某进表示没问题”。
纵观多起贪官被骗的案件,设局者的骗术如出一辙。为了让罗欧相信自己,刘某某还说广东一些地市多名领导干部的人事调动都是自己帮忙给办的。
“他还拍胸脯说绝对是真的,他从不骗人,还说曾帮过一些人提拔。我听他这么说,觉得升职有希望,花点钱也是值得的,就答应他想办法找资金。”罗欧交代。
设局者一旦摸准官员“升迁心切”的心理,就会出面充当用金钱开道买官的“掮客”。有的官员甚至主动给他们送钱送物,即使有疑虑,但在贪念面前也很快被打消。
“开始时,我是很有顾虑的,我已经57岁了,是正厅级,想搏一搏,但希望又不大,且怕事情办不成,万一事情败露出去了,钱打了水漂,我的名声还被搞臭了。”但是,听了刘某某说的这些话,罗欧觉得他是有些关系和办法的。
一些官员的“买官钱”到了设局者手里往往被挪作他用,难以追缴,常常“竹篮打水一场空”。
例如,魏某星高达2000多万元的买官钱,共分成两次送,每次1000万元。郑某进对他说,近日和相关人员喝酒,已经打包票,但不能让组织部领导白办事,底线是500万元,上线是1000万元。在和亲信商量后,魏某星决定走上线,派人连夜给郑某进送钱。最终,郑某进并不能履行承诺,经魏某星等人多次索要,仅返还部分钱款。
贪官“捞官”、贪官家属“捞人”现象频发,还在于一段时间以来,“捞官”“捞人”的土壤真实存在。如曾在中部某县任县委书记的晏某某“卖官”近百次,“卖官”受贿约370万元。
随着反腐不断深入,很多贪官难逃法网。然而,一些官员和家属依然相信“捞官”“捞人”的潜规则,被设局者层层设计,最终上当受骗。
正如刘某某在事后交代的,“我将这些钱用于归还自己的债务,没有去协调关系,自始至终都是欺骗罗欧。我并不认识所谓的领导,就连中央某重要部门领导的姓名,也是通过报纸杂志才知道的。”
观局:制度防微杜渐破“潜规则”
贪官之所以被骗,在于设局者抓住贪官相信走歪门邪道可以达到目的的心理。只要“买官卖官”“捞人平事”有市场,就有人投其所好设局诈骗,最终伤害的还是一个地方的政治生态,腐蚀的是党的肌体。
专家认为,要铲除滋生“捞人”“捞官”的土壤,关键在于培育健康的政治生态健康,建立规范的选人用人制度,防止一些干部的选拔任用程序“走样”,权力握在少数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手中。
“必须改变‘一千个群众说我好,不如一个领导说我好’的现象。”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授陈胜华认为,让群众真正能决定领导干部的命运、升迁,才可能促使他们对人民负责。
用人标准与用人导向紧密相连,是干部工作的首要问题。党的十九大再次明确“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匡正选人用人风气,突出政治标准”,强调“事业为上、公道正派”,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能有效防止跑官要官、买官卖官、亲属“捞人”等问题和矛盾的滋生蔓延。《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梳理发现,从中央到地方对上述问题的解决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党的十八大以来,对《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与《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进行了修订,并颁布实施《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制度治党的篱笆越来越紧,成为全面从严治党重要的制度遵循。
针对中央巡视组“回头看”反馈的天津买官卖官问题突出,天津市专门建立了买官卖官问题“特别监督档案”,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查处的受贿案件中涉及买官卖官问题人员情况进行梳理排查。
“这些被骗的官员并不是真傻,他们之所以舍得花大价钱买官,不仅仅是为了过官瘾,他们看中的更多的是高升之后的前途和‘钱途’,升官是他们发财的重要手段。”陈胜华认为,只有打破潜规则,才能树立明规则;只有充分的监督,才能压缩权力的寻租空间,从而真正斩断买官、捞人的利益链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