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旧版 2018年01月1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草地周刊
16 11/16 10 11 12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未被异化的人情
· 回不去的十八岁
· 沈鹏近作
· 地理学家的“括地诗”
· 天寒来碗热汤面
· 捉错园

  相关文章: 
未被异化的人情

( 2018-01-1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周刊
 
  
张丰


 
  20多年前,我初中毕业那年,祖父去世了。葬礼由父亲操办,那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办这样的大事。我看他在一个小本子上认真地记着什么——前来吊唁的人,还有他们带来的礼物。有的人拿的是钱,但是非常少,最多不过10元。
 
  丧事中最常见的礼物是黄表纸和“刀头”。黄表纸是用来烧的,据说在阴间,那就是现金,算是对死者的美好祝福。“刀头”其实就是猪肉,一小块,细长。“刀头“,我猜可能是切大块肉后的边角料吧。但是这边角料在过去也很珍贵。办丧事的人,通常只去集市上买一小块肉,客人自带的”刀头“,成为有益的补充。
 
  在小孩的百日宴中,客人带去的往往是红糖和鸡蛋,这些都是产妇需要的营养品。等到宴席结束,客人在离去的时候,会得到主人家的还礼。葬礼中的“还礼”,往往是馒头,或者一块白布,这都是办葬礼剩下的。百日宴中的“还礼”就比较喜庆了,煮熟的鸡蛋,上面涂了红色,另外,多半也有两个馒头。
 
  馒头当然是再日常不过的东西,但是宴会中使用的馒头,是纯正的白面(小麦面)做的,圆圆的,平常人家只是过年的时候才制作这样的馒头。上世纪90年代以前,老家的人很少能在一年四季全部吃白面馒头,都要吃几个月的杂粮。这白面馒头就成为乡村生活的某种奢侈品了。
 
  这就是“人情“的价值所在。在漫长的农业社会,农民的日子一直比较艰难,婚丧嫁娶,要办仪式和宴席,都是比较大的负担。人情来往,其实有点像现在的众筹。只不过,当下的众筹大多是为了创业或发财,而婚丧嫁娶中的“凑份子”,更多是共渡难关。
 
  小的时候,乡村还没有专门办这些事的场所,都是在自家院子里招待客人,桌子凳子,都要到邻居家借,而宴会的服务人员,也都是邻居。不管哪一家有事,邻居都会自发前来,即便平常有矛盾,这个时候也会搁置争议,哪家没有这个时刻呢?通常,是在正日子的前天晚上,邻居们会聚集到事主家里,共同商议第二天做事的分工。
 
  我很着迷这样的场景。在乡村生活中,这是难得的正式场合,有着极强的仪式感。人们七嘴八舌,但是最终却总能形成有效的公共讨论。没有主持人,但是发言仍然是有顺序的,而且有一种神秘的秩序,像我这样的小孩,通常没有什么资格发言,只能暗中观察。
 
  在这个场景中,你能发现谁是最有威望的。当然,他必须是一个长辈,必须年龄大,但是这两条还不是充分条件。人们总是自然而然地依赖一个能够“主持公道”的人,这个人在平常对“公”感兴趣,也愿意为此奉献。这样的时刻,就是对他的回报。在乡村,这样的人不可或缺,他们通常都不是村长,但似乎拥有比村长更大的权力。他的权力是隐形的,又是大家共同赋予的,某种程度也是一种自发秩序。
 
  这种秩序,在婚丧嫁娶这样的仪式中被体现得最为充分。人们举办婚礼和葬礼,本身就是对自己所处其中的“社会关系”的一种检视、强调和展示,哪些人会来?哪些人会更热情?在传统的农业社会,这种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社会关系,其实也是农业生产得以维持的条件。一个家庭,无法独自应对一切,有些昂贵的农具,需要几家人共同投资购买。人们守护自己的财产,也需要血缘关系这种“软实力”。那些人丁兴旺、亲戚众多的家庭,通常能够掌握更大的资源,甚至会渗透到乡村政治之中。
 
  因此,在举办这样仪式的时候,记住谁给你送过礼就十分重要,这就是父亲在那个本子上认真登记的原因。他一笔笔记下的,既是“收入”,也是“债务”。在未来漫长的日子里,都需要他一一偿还。没有谁想利用这样的场合来赚钱,大家只不过都身处某种关系之中。这种关系会穿越时空,很有可能,要到20年之后某一家的老人去世,你才能在人情簿上翻过那一页。
 
  我被甩出了这种关系之外。到外地读书和工作,不能再及时掌握亲戚婚丧嫁娶的消息。最初会接到父亲的电话,他会问我“出多少钱”,然后帮我出了。在亲戚家的人情簿上,会记上我的名字,但是相隔几千里,他们终究无法“还礼”了。就这样,家乡人情社会的婚丧嫁娶,慢慢也没人通知我了。就这样,我逐渐成为了家乡人情社会的局外人。
 
  有时候,我会觉得幸运,尤其是看到那些被异化的人情成为了新闻的时候。但是,有时我又会觉得空虚。18岁出门远行,读大学,工作,同时也和18岁之前的世界一刀两断了。我经常想起父亲在煤油灯下记人情账的场景,认真而隆重,让人想起书上写的“礼”。
 

 
 

未被异化的人情

( 2018-01-12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草地周刊
  相关文章: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每日电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每日电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每日电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