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旧版 2018年01月1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要闻
8 3/8 2 3 4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公路+”正在成为乡村振兴加速器
· 检察机关将对办结案件评查严重错误或将启动纠正程序
· 重庆西站一期建设竣工
·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明确“三步走”
· 北京城市核心区将建西海湿地公园
· 天津发布人才新规符合条件可租房落户
· 一女子扒高铁车门铁路公安已介入调查
· 房峰辉涉嫌行贿受贿被移送军事检察机关
· 打造反腐“利刃”,助力“清廉浙江”

  相关文章: 
打造反腐“利刃”,助力“清廉浙江”
来自浙江的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报告

( 2018-01-1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据新华社杭州1月9日(记者岳德亮)自承担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任务以来,浙江省从体制机制、制度建设上先行先试、探索实践,党对反腐败工作统一领导明显强化,反腐败资源力量得到有机融合,夯实了“清廉浙江”建设的制度基础,为改革试点的全面推开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省委就是施工队”


 
  2016年12月制定方案、2017年1月依法选举、2017年2月开展培训、2017年2月至4月县市监委组建、2017年5月以来改革推进……
 
  接到试点任务,由省委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深化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小组迅速成立。浙江省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刘建超说,之所以叫工作小组,而不是领导小组,说明省委就是施工队。
 
  “紧锣密鼓、昼夜兼程”,这是浙江省委提出的工作要求。从省纪委、省委办公厅、省人大法工委等部门抽调25人集中办公,很快,结合浙江实际的“浙江版”改革试点方案出炉,明确了改革举措、配套措施等,为有序推进试点工作奠定了基础。
 
  浙江省纪委、监委把制度建设作为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来抓,出台了24项制度、45类法律文书和79个业务样板,基本建成一套规范有效、可复制、可推广的“监言监语”制度框架。新组建的监委与纪委合署办公,监委委务会议与纪委常委会议合并召开,决策议题涉及监委专项工作的,单独编发监委委务会议纪要,由监委主任签发。同时,将派驻纪检组更名为派驻纪检监察组,实现监察职能横向拓展。
 
  “党中央把这项重大政治任务交给浙江,我们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大力推动党的纪律检查和国家监察体制相互统一、同向发力,实现对党员和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督全覆盖。”浙江省委书记车俊说,浙江一定努力向党中央交出一份高质量的答卷,努力为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提供浙江素材和浙江经验。
 
从“物理融合”到“化学融合”


 
  改革整合了分散的反腐败资源和力量,将检察机关反贪污贿赂等职能整合、人员转隶到监委。通过抓紧抓实机构、能力和感情融合,实现从“物理融合”到“化学融合”。
 
  浙江省从检察机关划转编制1889人,实际到位是1645人。这批同志转隶到监委来,同原来纪委的同志融合在一起。
 
  人员安排上因材施用,促进能力融合。杭州市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陈擎苍介绍说,熟悉纪律审查和职务犯罪调查的人员充实到审查调查部门,熟悉法律知识和诉讼业务的人员充实到案件审理室。“融合过程中相互学习。”原来检察机关的同志向纪委同志学习党章党规党纪,原来纪委的同志向转隶过来的同志学习履行监察职责相关的法律知识。
 
  增强转隶同志的归属感,就需要感情融合。浙江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转隶同志在安置、待遇等方面得到妥善安排,关心遇到的困难,这是组织上要承担的非常重要的任务。“现在监委内部已经没有‘你们’‘我们’‘他们’,只有‘咱们’一个称呼。”
 
确保不出现“灯下黑”


 
  通过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浙江省实现了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改革前全省行政监察对象为38.3万人,改革后监察对象为70.1万人。
 
  权力越大,风险也就越大。将执纪监督与审查调查部门分设,是浙江省建立健全监委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确保监察权力“不任性”的举措之一。
 
  浙江省纪委常委、监委委员叶怀贯说,改革后省纪委、监委共设13个纪检监察室,其中7个为执纪监督部门、6个为审查调查部门。信访、案件监督管理、审查调查和案件审理分别由4位副书记分管,实现互相监督、互相制约。“实现了‘红脸出汗’和立案查处的分离。”
 
  根据监察措施权限,设置层级不同的审批程序。采取留置措施方面,省监委的案件报中央纪委备案,市级监委的案件报省监委批准,县级监委的案件报省监委审核同意后由市监委批准。同时,强化对监察权行使全过程监督,制定出台《关于对说情、过问实行记录、报告制度》,实现重要业务全程留痕,规避因纪检监察干部打听案情、过问案件、说情干预等行为。
 
 

打造反腐“利刃”,助力“清廉浙江”
来自浙江的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报告

( 2018-01-10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要闻
  相关文章: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每日电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每日电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每日电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