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用上“电热炕” 告别煤烟味 |
班彦村“冬天最幸福的事” |
|
|
( 2019-01-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
新华社记者王金金、骆晓飞
用柴草牛粪点了一辈子炕洞,班彦村土族村民吕拉木更登怎么都没想到用电就能“烧炕”。没有了过去的煤烟味,清清爽爽睡一觉成了他这个冬天最幸福的事。
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班彦村地处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2016年年末村民们搬迁到异地扶贫新村。
“搬到新村来啥都好,但是一到冬天家家户户的炕洞冒着煤烟,既不卫生也不美观。”班彦村驻村第一书记袁光平说。
火炕是高原农村睡觉时采用的传统取暖方式,村民们用干牛粪、稻草、煤渣填满炕洞,烧火取暖。吕拉木更登说:“原来天不亮就要抱上一捆草、背着牛粪和煤渣到屋外去烧炕洞,有时半夜炕就凉了,还要时刻当心炕有没有裂缝,不然会煤烟中毒呢。”
为了保护环境、方便村民生活,从2018年开始,班彦村全村369户村民每户陆续安装了两个6平方米的“电热炕”。吕拉木更登的妻子白玛卓嘎说:“电热炕特别方便,睡前打开温度调到30℃,睡觉的时候调到5℃,这样就能热乎乎地睡一整晚。”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东供电公司营销部综合室主管邢震说:“‘电热炕’就是在村民们使用的火炕表面加装一块碳纤维发热板,经过测算,‘电热炕’10个小时的耗电量仅有1.2度,一个冬天一百多元的电费就够了。”
在吕拉木更登的家,天然气锅炉替代了煤炉,家里通了上下水,在自家卫生间就能洗个热水澡。他说:“原来家里冬天都是煤烟味儿,熏得连花都不开,现在你看,花开得多好啊。”
“村民的生活环境好了,人就有了精气神儿,发展动力也更足了。”袁光平说,近两年班彦村通过建养殖场、开土族盘绣园等方式发展村集体经济实体,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收入已从2015年的2600元增长到2018年的6595元,2018年年底村里成立了股份制合作社,运行收益后还要给村民们分红。
窗外的大山被白雪覆盖,电热炕让班彦村的冬夜不再寒冷。这几天,吕拉木更登一家正忙着打扫院落、购置年货。吕拉木更登说:“我们现在在新村里过年,跟城里人没啥两样,舒坦着呢。”
据新华社西宁1月20日电

|
用上“电热炕”告别煤烟味
|
班彦村“冬天最幸福的事”
|
|
|
|
( 2019-01-21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要 闻 |
|
|
用上“电热炕” 告别煤烟味 |
班彦村“冬天最幸福的事” |
|
|
( 2019-01-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
新华社记者王金金、骆晓飞
用柴草牛粪点了一辈子炕洞,班彦村土族村民吕拉木更登怎么都没想到用电就能“烧炕”。没有了过去的煤烟味,清清爽爽睡一觉成了他这个冬天最幸福的事。
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班彦村地处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2016年年末村民们搬迁到异地扶贫新村。
“搬到新村来啥都好,但是一到冬天家家户户的炕洞冒着煤烟,既不卫生也不美观。”班彦村驻村第一书记袁光平说。
火炕是高原农村睡觉时采用的传统取暖方式,村民们用干牛粪、稻草、煤渣填满炕洞,烧火取暖。吕拉木更登说:“原来天不亮就要抱上一捆草、背着牛粪和煤渣到屋外去烧炕洞,有时半夜炕就凉了,还要时刻当心炕有没有裂缝,不然会煤烟中毒呢。”
为了保护环境、方便村民生活,从2018年开始,班彦村全村369户村民每户陆续安装了两个6平方米的“电热炕”。吕拉木更登的妻子白玛卓嘎说:“电热炕特别方便,睡前打开温度调到30℃,睡觉的时候调到5℃,这样就能热乎乎地睡一整晚。”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东供电公司营销部综合室主管邢震说:“‘电热炕’就是在村民们使用的火炕表面加装一块碳纤维发热板,经过测算,‘电热炕’10个小时的耗电量仅有1.2度,一个冬天一百多元的电费就够了。”
在吕拉木更登的家,天然气锅炉替代了煤炉,家里通了上下水,在自家卫生间就能洗个热水澡。他说:“原来家里冬天都是煤烟味儿,熏得连花都不开,现在你看,花开得多好啊。”
“村民的生活环境好了,人就有了精气神儿,发展动力也更足了。”袁光平说,近两年班彦村通过建养殖场、开土族盘绣园等方式发展村集体经济实体,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收入已从2015年的2600元增长到2018年的6595元,2018年年底村里成立了股份制合作社,运行收益后还要给村民们分红。
窗外的大山被白雪覆盖,电热炕让班彦村的冬夜不再寒冷。这几天,吕拉木更登一家正忙着打扫院落、购置年货。吕拉木更登说:“我们现在在新村里过年,跟城里人没啥两样,舒坦着呢。”
据新华社西宁1月20日电

|
|
|